|
進入7月份後,上海一手房成交量較6月份明顯下滑,公開的房屋“均價”數據也開始走低。市場開始猜測,這是預示着高成交的支撐力已經大幅減弱,上海樓市反季節“發燒”將要“熄火”?
導致成交縮量的直接原因是新盤上市量銳減、優質可售房源大幅下滑;而全市住宅數據“均價”之所以走低,乃在於新房成交的大頭髮生了位移,由中心城區成交為主轉向遠郊成交為主。
因此,現在作出上海樓市“退燒”的判斷,還為時太早。業內人士預計,如果供給在第四季度不能放量,九、十月份上海房價可能會迎來繼續上行。
成交縮量價格續漲
記者依據上海市房地局官方網站公布的日成交數據統計,7月份第一週(7月1日—7日)上海一手房成交量為57.75萬平方米,與6月份最後一週成交82.3萬平方米、創下歷史新紀錄的天量相比,下降近三成。但到第二周(7月8日-14日)成交量已回升至62.52萬平方米。五、六月份,上海樓市的火爆超過以往。5月成交量達234.52萬平方米,比歷史高位的去年同期還多出19.76萬平方米。6月份,這一記錄再次刷新,達266.17萬平方米。
進入7月份,儘管成交縮量,但房價並沒有停歇上漲的步伐。並且,漲價的區域已從內中環開始向外郊環蔓延。年初報價為8000元/平方米的上海奧林匹克花園,當時已算是遠郊松江區九亭板塊昂貴的住宅樓盤,但到7月7日,其推出三期房源報價竟高達9000元/平方米,且推盤不到一週就售出266套房源的一半以上。
有效供給不足,需求強烈釋放,在賣方市場格局之下,房價節節攀升,買方恐慌性入市追漲,是引起上半年上海樓市“發燒”的主要原因。截至7月14日,全上海一手可售住房只有785.78萬平方米,其中一手房普通住宅不過417.86萬平方米。而通常情況下,一般認為上海的可售房源應維持在1000萬平方米以上,供求才會相對均衡。
業內人士分析,與其説是樓市高成交的支撐力減弱,還不如説是新盤上市量銳減、可售房源大幅下降,導致了7月份上海樓市的成交縮量。何況,7月份歷來都是樓市的銷售淡季。
“均價”數據下降與“退燒”無關
在交易萎縮之外,上海房屋銷售“均價”數據開始走低。在5月達到10407元/平方米的高位後,6月開始有所回落,降至10193元/平方米。7月前兩周的成交均價延續了這一跌勢。
“外環外區域的大量住宅就是調節上海房屋均價的蓄水池。”房地産研究專家顧海波指出,“多放些這個區域的‘水’進入全上海住宅銷售這個大池子,稀釋後的均價自然就被拉低了。”
這是反季節“發燒”的上海樓市可能降溫的信號嗎?佑威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薛建雄分析,在事實房價不斷上漲的行情下,全市統計的平均成交價格逐步走低的原因在於,成交主力區域偏移,外環線以內高價新房成交比重下降,外環線以外的相對低價房成交比重上升。當價格超過18000元/平方米的市區可售房源銳減導致成交量下降,平均成交價格不到7500元/平方米的外環外成交量上升時,房屋銷售均價就隨之走低。
佑威房地産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5月份,市區質優房源的可售量達到極限後,成交量開始下降,外郊環區域商品住宅的成交量佔全市的比重則從44%上升到6月的49.8%。進入7月份後,這一比重仍在上升。
房價十月或將狂飆
與成交縮量、均價下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至今上海樓盤抬價風日盛,開發商漲價的勢頭未見停止。更值得關注的是,“捂盤越久,收益越多”的現實讓惜售風行。
佑威天天房展網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大部分項目都把開盤日期推遲到九、十月份。薛建雄分析,到九、十月份,這些推遲上市的房源和“90/70”房源一起上市時,將重新激活市場。仲量聯行2007年第二季度報告也預計下半年上海住宅的銷售形勢“會非常樂觀”。鋻於此,業內人士預計,如果供給在第四季度不能放量,在經過七、八月份的短暫“歇夏”之後,九、十月份上海房價仍然存在出現新一輪狂飆的可能。
不過,漢宇地産分析師範偉國認為,由於今年新樓供應量預計可以達到2600萬平方米,相當部分90平方米的小戶型房將在9月份後上市,因此,新樓市場的供應壓力有望在第四季度得到緩解。據新華社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