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雜誌:瑞典學者揭密北冰洋形成
    2007-06-26        來源:光明日報
  最新一期《自然》雜誌發表的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馬丁傑克遜等科學家的報告説,2000萬年前,北冰洋最多只是一個巨大的淡水湖,湖水通過狹窄通路流入大西洋。1820萬年前,由於地球板塊運動,狹窄通道漸漸變寬,大西洋海水流進北極圈,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北冰洋。
  報告説,他們從北冰洋中部靠近北極的羅蒙諾索夫海嶺採集了428米厚的沉澱物,其中一段5.6米厚的沉澱物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形成於1820萬年前至1750萬年前,分成顏色不同的3段。最下層的黑色沉澱物含有很多沒有分解的有機物,這説明當時北冰洋底無法獲得足夠的氧來降解。從1820萬年前開始,連接北冰洋和大西洋的費爾姆海峽開始變寬。他們猜想,當時淡水從北極水面流出,而較重的海水則從下面流入,缺氧的海水導致黑色沉澱物形成。隨着費爾姆海峽擴張,海水從水面涌入北冰洋,它們吸收氧氣後沉入水底,水底出現氧氣和海洋生物,沉澱物變成灰色。最後,北冰洋淡水全換成海水,海底開始出現氧化鐵、氧化錳及海洋生物化石。這一過程可能經歷了約75萬年,但他們目前還無法確定北冰洋形成的準確時間。
  相關稿件
聖保羅春夏時裝周:崇尚自然 加強環保 2007-06-19
民政部發布五月份全國自然災害情況 2007-06-08
我國近日正式啟動自然村電話“村通工程” 2007-06-05
我國各類自然保護區總數已達2395個 200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