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商自揭宰客黑幕:你的貴鏡片沒安你鏡上
    2007-06-13    楊飛越 高蕾    來源:《市場報》2007-06-13 6版

  濟南一家眼鏡店的老闆李先生&&,他看不下去消費者在配鏡過程中種種上當受騙的行為,想揭一揭眼鏡行業普遍存在的黑幕。

驗光:度數難測準

  管先生的女兒在濟南泉城路上一家眼鏡店裏,花600多元錢配了一副近視鏡。    
  配鏡之前,穿白大褂的“驗光師”專門用電腦設備給她驗了光。但是試戴時,她老覺得看到的東西是飄浮的,眼鏡店員工告訴她,戴幾天就好了。可一週後,她還是不時地感覺頭暈。管小姐到醫院檢查,發現眼鏡店把自己的度數提高了100度。
  “驗光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只有經過專業訓練、具備驗光資格的視光醫師或驗光師才能擔當。”據李先生介紹,驗光度數不準,是許多眼鏡店的通病。電腦驗光不能取代人工驗光。另外,驗光除要測視力外,還要查眼表疾病,測量眼壓、瞳距、角膜曲率,做視力分析、雙眼平衡等。“消費者最好還是到醫院去檢查視力。”李先生建議。

配鏡:常被偷梁換柱

  到眼鏡店裏配眼鏡,首先店員會讓消費者自由挑選鏡架的款式和鏡片的規格。因為鏡片關係到一個人的視力健康,因此許多消費者寧願多花錢配副好一些的鏡片。
  “一些消費者唯貴是從,傻得要命!”李先生説,一般的消費者的確難以鑒別鏡片質量的好壞,“但是,未必價格高的就是質量好的,消費者沒有必要一味地追求高價,中上游的就可以。另外,選了好鏡片,一定要跟到裝配室去監督,不然,你買的鏡片,未必就安到你的眼鏡上,偷梁換柱的行為時常發生。”

買單:易被促銷迷惑

  和商場裏經常搞活動促銷一樣,眼鏡店裏也經常借助一些節日打折促銷。原來800元的賣300元,原來從不打折的現在第一次打折。在降價的蠱惑下,許多消費者寧願買800元降到300元的産品,也不願意買本來就標價300元的産品。
  據李先生介紹,眼鏡店裏最常用的手法就是虛假打折。“先把價格自行抬高後再打折,實際上價格不降反升。”還有一種是一物多價,“把相同進價的鏡片,故意標出多種價錢,然後推銷高價的,讓你心甘情願落入圈套。”因此他建議,千萬別輕易相信打折信息。

  相關稿件
眼鏡市場:如何才能“物美價廉” 2007-06-08
眼鏡市場:高檔店舖價高驚人 平價店舖質量難保 2007-06-08
定配眼鏡抽查合格率分別為86.9% 2007-05-11
定配眼鏡産品質量抽樣合格率為86.9% 2007-05-10
矢志不移的“眼鏡農民”吳藝明 2007-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