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還要查三代 大學生就業面臨多少怪門檻
    2007-05-09    記者:郭姍姍    來源:《中國青年報》2007-05-09 3版

    大學生遭遇就業歧視,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中央電視台和智聯招聘網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約有74%的求職者遭遇過就業歧視。
    2007屆畢業生的“求職大戰”又已展開。今天,就業歧視依然是大學生們求職路上的一塊絆腳石嗎?他們依然為就業歧視而感到困惑和煩悶嗎?

女生先出局:性別歧視依然存在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女生們似乎總是顯得很無奈。“招聘的時候沒有明文規定不招女生,可為什麼最後通過面試的全是男生?”時隔半年,小程對於當初找工作時遇到的性別歧視仍然感到很氣憤。
    小程是武漢某著名高校新聞專業的2006屆研究生,在學院裏被稱為“才女”的她文筆好,新聞實踐經驗也很豐富,畢業時被同學和導師一致看好。去年11月,她參加了某報業集團的招聘考試,並以優秀的筆試成績進入復試。面試時她覺得自己發揮得不錯,可之後她卻沒有等到任何通知。
    更讓她不解的是,進入筆試的同學裏男女生的比例是差不多的,甚至女生稍多一點,可最後被錄用的名單裏,卻清一色全是男生。她回憶説,自己當時認識了一些同進入復試的女生,大多面試分很高、綜合表現也很優秀。
    “現在很多單位並不寫明只招男生,卻在淘汰的過程中先推女生出局,這不是變相的性別歧視嗎?”小程説,還有太多像她一樣的女研究生、女本科生,面對用人單位的性別歧視,根本沒有抗爭的力量。
    2005年3月,智聯招聘網與新浪網聯合就“進入職場男女是否平等”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性別不平等依然存在”。在“女大學生在畢業時是否感到就業性別歧視”的一項中,認為求職很順利的只有5.59%,認為女性必須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的卻有28.90%;承認的確存在的有32.75%,當然能感到且為此很痛苦的是20.40%;也有12.35%的調查參與者肯定女性有自身的優勢,在求職中具備有利的一面。

學歷還要“查三代”

    名牌大學的博士學位、碩士學位還不夠,還要看本科。這是如今招聘會上用人單位查看學歷的的要求,被不少人稱為“查三代”。
    李銳(化名)本科時就讀於江西一所二類高校,考研時“發狠”奮鬥,終於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懷揣着研究生文憑,李銳自信能找到不錯的工作。沒想到,面試官對自己的學歷並不滿意。
    “我們很看重學生的本科背景,”在一家心裏諮詢公司的招聘會上,面試的負責人翻着他的簡歷,頭也不抬地説。
    “那一刻,連我自己都懷疑自己,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了,就因為自己的本科學校不是名牌大學、不是211學校。”兩輪大的招聘會已經結束,毫無着落的他有些泄氣。
    去年3月,《新京報》報道,北京大學一位博士畢業生到吉林省一高校求職,剛接觸時這所高校很有興趣,但一查原始學歷,發現這位博士畢業生在大學本科時讀的不是名校,遂將其拒之門外。
    “好像只有一路重點學校讀下來,才能在找工作的時候有點底氣,”李銳不理解的是,即使是非重點院校的本科,但通過考研時的努力奮鬥,進入更好的學校攻讀碩士,不也是能力的體現嗎?為什麼用人單位非得抓着“名校”不放呢?

身高:心中永遠的痛

    “個子矮就當不了好老師嗎?”一次又一次被拒絕,陳晨(化名)顯得很沮喪。
    22歲的陳晨是湖北教育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的應屆畢業生,156厘米的身高,讓他至今仍與夢想的英語教師職業無緣。
    今年春節剛過,他就開始忙着找工作了。簡歷投了不少,也接到了很多試講的通知。可每次試講後,學校領導都會婉言拒絕。
    最慘痛的經歷是去新東方英語學校試講時,剛走上講&,作完自我介紹,台下居然傳來聲音説:“同學,我只能剛好看到你的臉。”講&很高,遮住了他的身子。
    “臉一陣陣地發燒,”陳晨説,“為什麼甚至都不聽我開始講課,就開始對我的身高進行打擊?”
    在陳晨的印象裏,“男子身高不得低於160厘米”,已經成了不少學校招聘老師的“隱性條件”。
    我國於1995年12月12日頒佈實施了《教師資格條例》,其中有“符合國家規定的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身體條件”的規定,但沒有關於身高的具體細則。
    但是,目前不少學校對教師的身高都有相應的規定,如“男生身高不得低於165厘米,女生身高不得低於158厘米”等。今年公務員考試首次取消身高限制,被不少人認為是解決身高歧視的一個良好開端。

肝病限制:用人單位怎麼都在躲我們

    患肝病的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時受到的限制似乎更多。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專業的小丁在大二時查出患有“乙肝”,不過,醫生告訴他,這種乙肝沒有傳染性,對工作和生活沒有任何影響。
    可是,今年大四的他,還是因為肝病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拒絕。在河南某電力設計院的招聘&前,無論他怎麼解釋,用人單位還是堅持説“不招收乙肝患者”。

  相關稿件
一季度全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員267萬人 2007-04-26
國務院強調: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2007-04-26
農民工就業應盡快從流動轉向固定 2007-04-24
北京年內基本消除“零就業”家庭 2007-04-23
讓就業的機會惠顧到每一個家庭 2007-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