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需有力保護 英國為知識産權保駕護航
    2007-04-27    記者:王如君    來源:《人民日報》2007-04-27 7版

  英國一向重視對知識産權的保護,有關知識産權的法律體系可追溯到400多年以前,現代意義的知識産權體制也有100多年的歷史。1852年,英國推出專利法修正案並正式成立了專利局。此後,隨着社會的需要,版權、設計、商標等方面的管理職能逐漸併入了專利局。
  今年4月2日,英國專利局正式更名為英國知識産權局,用該局首席執行官羅?馬切特的話來説,起用新名字是為了真正反映知識産權服務的寬廣領域,打消客戶對概念的混淆和不明確,從而更好地應對經濟全球化和21世紀出現的新挑戰。英國知識産權局目前是貿易和工業部的下屬機構,負責管理有關專利、設計、商標和版權等方面的事務,為英國更好地利用知識産權保駕護航。

制訂規則細上加細

  作為管理知識産權的官方機構,英國知識産權局責任重大。其職責不僅包括專利、設計、商標和版權等方面的申報、審核和批准,還負責協調政府決策者、執法部門、企業等各方面的努力,共同對付知識産權領域的犯罪行為。
  為了更好地保護知識産權,英國知識産權局制訂了一系列詳細的規則。該局每年發表年度報告和企業計劃,前者是總結過去一年的業績,後者是規劃未來一年的工作。
  此外,對於各種知識産權項目的審批程序都有詳細的規定,甚至對如何處理各種項目都有量化標準。諸如:3個月內審核95%的設計申請;4個月內發表90%的專利申請研究報告;兩年半內批准90%的專利申請;在沒有充分反對和異議的情況下,8個月內對90%的商標登記註冊;商標註冊登記的正確率至少要達到98.5%等。

打擊犯罪決不手軟

  隨着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的發展,知識産權的推廣超越了國界,産權所有者利益進一步擴大。然而,有利必有弊,假冒和盜版産品也應運而生,逐漸産生國際化趨勢。據報道,假冒和盜版産品貿易佔世界貿易總額的7%,每年高達2500億英鎊。英國的知識産權領域的犯罪也十分猖獗,每年對國家經濟造成90億英鎊的損失,納稅人損失達3億英鎊。
  為了防範知識産權受到侵害,英國制定了嚴格的法律,對犯法者毫不手軟。一旦被判有罪,就將面臨最高10年的監禁和沒有上限的罰款。今年4月,英國政府專門撥款500萬英鎊,用於反知識産權犯罪的執法行動。另外,知識産權局也起着獨特的作用,它雖然只是一個管理機構,沒有執法功能,但在協調各方努力防範假冒盜版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英國知識産權局目前組建了“反知識産權犯罪小組”,這是一個集合了政府、執法部門、企業等各方面代表的專家小組,目的是協調各方能力,嚴厲打擊知識産權犯罪。2004年以來,這種協調行動在制定反知識産權犯罪戰略、組建資料庫、打擊犯罪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保護創新多方努力

  在英國,對創新發明有十分有利的環境,而且有多方面的保護措施。首先是法律法規健全,其次是執法嚴密,另外在審批和保護程序方面公開透明。記者近日採訪了英國牛津催化劑集團公司的科技主管肖天存先生。他本人擁有6項專利,其中“甲醇室溫起動制氫”技術目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他説,英國的發明專利主要分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職務發明由所在單位辦理,非職務發明是個人辦理。某項發明只要向英國知識産權局申請,通過審核批准後即可註冊。其6項專利的申請,無論是從申辦程序,還是手續費用方面,都得到了牛津催化劑集團的積極支持,在英國知識産權局的審批過程也十分順利。目前這些專利已在英國和國際上得到承認和保護,一旦有人侵權,他本人以及所在單位隨時可以起訴。
  有專家評論説,創新需要極大的鼓勵,創新更需要有力的保護。英國作為一個地小人少的國家,歷史上一度成為統治多半個地球的“日不落帝國”,即使今天仍然名列強國之列,這與英國鼓勵和保護創新的傳統和機制是分不開的。

  相關稿件
創新網游《幻想大陸》開始公測 2007-04-27
中國流行面料創新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2007-04-27
一流百貨看創新 2007-04-27
創新促增長 我國洗衣機市場流行“霧態洗” 2007-04-26
劉傑:知識産權保護是創新的“保護神” 2007-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