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4-24 記者:鮑曉倩 張建軍 張偉 來源:《經濟日報》2007-04-24 1版 |
|
|
陳洪是東菱凱琴集團創新設計中心的一員,他從自己的工作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成就感:把烤麵包機和煎蛋器合二為一,設計出新式的“早餐機”,結果是,價值4美元的麵包機加價值3美元的煎蛋器,“合成”後的“早餐機”賣到12美元。“可以煮麵的燒水壺、可以煮飯的麵包機……我們不斷創造出這樣‘4+3=12’的增值模式,”陳洪説,“創新設計已經成為東菱凱琴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的出口訂單中有60%以上是ODM産品,有了設計定價的權力,就不僅僅是一個貼牌加工廠。在初步完成從OEM到ODM的轉變後,我們正致力打造自主品牌。事實上,近3年來,‘東菱’小家電在國內市場已經小有名氣。”東菱凱琴集團董事長助理潘衛東向我們講起了企業的發展歷程。
聚集着美的、格蘭仕、科龍、萬家樂等知名品牌的順德,被譽為“中國家電之都”,這裡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像東菱凱琴一樣,享受着自主創新帶來的價值提升。
“從‘製造’走向‘創造’,産業升級的路還很漫長,自主創新、品牌、知識産權、標準化,這些都是企業遇到的問題,也是我們推動産業升級的抓手。”順德區區長李亞娟語氣堅定而自信。
在華南家電研究院,我們結識了家電有害物質替代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洪波,這位清華大學博士的研究方向是有機高分子材料。“自主創新的環境是吸引我來順德的重要原因,在這裡,我們的研究成果可以迅速産業化、商品化。”劉洪波告訴我們,由廣東省科技廳和順德區政府投資興建的華南家電研究院下設7個研發中心,其中3個依託美的、萬和、瑞得的研發力量建立,2個設在順德職業技術學院。企業為主體、産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正不斷為順德家電産業升級注入活力。
廣東省産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順德基地開了廣東省在縣級單位建立質檢中心的先河,成為順德家電、機械、傢具、塗料等産業標準化建設的重要推動力。從籌建初期就開始在中心工作的何亞明感受最深的是,企業對國際通行標準的檢測需求越來越多:“最典型的就是ROHS,出口企業對ROHS檢測需求量實在太大,以致不少企業如美的、科龍、東菱凱琴,都建立起自己的ROHS檢測中心。”
創新專利化、標準國家化和國際化,順德的企業逐漸具備了這些特徵。目前,順德的國家專利授權量連續11年居全國同級地區首位。在家電、裝備製造、建築裝飾材料等優勢行業,順德企業主導或參與了160多個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其中美的一家就參與制定了近30個國家標準和近10個行業標準。
再看産業結構的升級。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順德,走出了龍頭企業帶動中小型配套企業的産業集群模式:在容桂鎮大大小小的3000多家企業中,超過一半在做家電配件;在大良鎮的美芝公司為各大空調企業提供高品質的壓縮機;在美的所在地北
鎮,為美的配套的企業超過200家,採購半徑大都在50公里範圍內。不少中小企業在為大企業做配套的過程中,逐步發展成為業內的“隱形冠軍”,如順威電器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空調風扇葉生産廠家,生産電器微電腦控制器的科威電子,其家電用變頻技術和模糊控制技術在全國領先。
産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産業之間的結構也在優化。順德的傢具塗料在全國的市場佔有率達50%,與傢具製造業形成了良性互動。坐落在陳村鎮的科達機電是全國最大的陶瓷機械生産基地,總經辦主任周捷説起科達來一臉自豪:“以前,我國陶瓷機械依賴進口,現在我們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産品完全能夠取代進口産品,拉低了國際市場的價格。”不斷發展壯大的機械裝備製造業、塗料業、傢具業,正成為順德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的增長點。順德家電製造業産值一度佔工業總産值半壁江山,如今,這一數字下降為35%。
升級,不僅僅發生在第二産業,而是一、二、三産業全面升級。順德不産鋼鐵,卻由於直面珠三角1萬多家終端用戶,而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鋼鐵物流基地。在鋼鐵集散地樂從鎮,一家名為歐浦的鋼鐵物流企業搭建起鋼鐵交易的網絡平台。“利用傳統交易方式時,我們一個月的轉貨量是50萬噸,現在我們提供電子合同交易、電子現貨交易,日交易量就是25萬噸。”副總經理黃銳焯感慨地説,“從小市場一路走到大倉儲的樂從鋼鐵交易,現在已經進入電子商務時代了。”
農業佔順德區的三次産業比重不足4%,份額微小,效益卻很高。在“花木之鄉”陳村鎮,大型花卉交易市場“花卉世界”年交易額18億元,帶動了全鎮農民種花致富,一畝地的産值能達數十萬元。在這裡,我們見到大千花卉集團總經理陳昌龍,他組織當地40多家農戶進行技術培訓,種植的蝴蝶蘭年産量佔全國的25%。
在順德,我們切切實實地體會到廣東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排頭兵”的真正內涵。2006年,面積只有806平方公里的順德,地區生産總值超過千億元,位居全國百強縣第二位。“現在,順德更關注的是經濟發展的質量,更關注的是環保、生態,以及和諧發展。具體的保證措施就是我們不斷加大財政對教育、醫療、就業、社保、環保的投入,”區長李亞娟説,“我想,我們面對的問題會在産業升級進程中逐步解決,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將最終造就一個共建共享、富裕和諧的順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