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老工業基地的新活力
    2007-04-03    記者:鮑曉倩 張建軍 張偉    來源:《經濟日報》2007-04-03 1版
    粵北重鎮————韶關,是3月30日採訪組西線一行到達的第一站。這樣的選擇別有深意,我們迫不及待地探詢,比起富裕起來的珠三角,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粵北現在面貌怎樣?
    從廣州市驅車到達韶關市曲江區比預想中來得快,原因是京珠高速公路粵境北段的通車,早已把韶關的南大門————曲江納入了廣州“兩小時經濟圈”。看來,“交通不便”這一粵北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正悄然改變。
    韶關是廣東著名的老工業基地,改革開放前GDP一度位列廣東省前三位。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這裡就陸續建起韶關鋼鐵廠、韶關冶煉廠、韶關挖掘機廠等一批大型工業企業,奠定了工業在經濟中的基礎地位。而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曲江區。當然,不必諱言,在珠三角快速崛起的同時,老工業基地在廣東經濟中的位置也相對失落了。
    青山碧水中的曲江,顯得分外寧靜。
    下午,我們來到韶山鋼鐵集團公司。
    一進廠區大門,迎面便是“綠色鋼城我的家”幾個大字。“我們的廢氣用來發電可以滿足企業70%的用電需求,水實現了循環利用,廢渣也再利用或加工成其他産品。”韶鋼煉鐵廠7號爐工段黨支部書記陳天華自豪地介紹道。
    “韶鋼發展循環經濟是吸引相關企業前來投資的一個契機。”韶關市曲江區委書記闕定勝興奮地説,“除了吸引更多企業來利用韶鋼的産品做深加工,曲江正考慮並從循環經濟的角度進一步拉長鋼鐵産業鏈,我們打算引進一家利用鋼鐵廢料氧化皮加工磁性材料的企業。”
    “曲江的特色資源是否全部得到利用,利用的特色資源是否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是工學博士闕定勝最近經常思考的兩個問題。除了良好的工業基礎,闕定勝把交通看作曲江的另一特色資源:“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國道106線、北江航道穿境而過,建設中的武廣客運快線、韶贛鐵路、韶贛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復線也經過曲江,曲江已成為粵北交通樞紐。”
    一方面交通日益改善,承接珠三角産業轉移正當其時;另一方面要利用既有礦産、冶金、建材等工業優勢,充分發揮央企、省屬國有企業對曲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曲江在招商引資時,開始傳遞一種全新的信息:以韶鋼、韶冶、大寶山礦業等企業吸引注意力。
    韶關市宏德熱軋帶鋼有限公司2005年11月投産,生産的熱軋帶鋼製品填補了廣東省冶金工業的空白。公司總經理李國軍這樣解釋來到曲江的原因:“企業要麼建在原料産地,要麼建在銷售地,曲江有原料,也在我們産品的銷售半徑範圍內。”
    今年40歲的高鑫投資興建了韶關市正星汽車鋼圈廠製造有限公司,2006年公司“吃”進韶鋼2萬噸鋼板,生産的客車鋼圈産值達到8000萬元。高鑫笑着説:“我們是看準韶鋼來的,韶鋼現在成了我們的原料‘倉庫’,我們生産産生的‘廢鋼’還可以賣給韶鋼回爐再造。曲江區離港口不算遠,客車鋼圈出口的運輸成本也降低了。”由於成本低、價格有競爭力,正星的産品供不應求,公司發展形勢喜人,高鑫打算今年下半年再上一條生産線,生産轎車鋼圈,2007年的銷售額預計能超過2億元。
    在曲江,像宏德和正星這樣的企業越來越多,依託韶鋼,拉長産業鏈,瞄準的是“拾遺補缺”,是配套經濟。一個涉及鋼鐵模具、汽車配件、線材、板材等多個産品的新型鋼鐵産業集群雛形已初現! 
    不過,曲江並不滿足於此,還想引進更多“吃鋼材”的大型企業,還想引進能成為韶冶下游企業的“吃鋅”企業,也還想在延伸既有工業的産業鏈的同時,引進新型工業、形成新的産業集群。
    因此,曲江全力練好內功,強化投資軟環境的建設。目前,省級經濟開發區韶關曲江經濟開發區已成為粵北地區最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招商引資載體之一,有娃哈哈、巨英之星電源科技、至卓飛高線路板等47家境內外企業落戶該園區,總投資達27億多元。
    我們趕到享泰鋼結構有限公司時,沒能見到董事長,總經理張秋鵬告訴我們,韶關冶煉廠需要建設2000多平方米零排放車間,董事長去洽談這一業務去了。2002年就落戶曲江的享泰,主要業務是製作、安裝鋼結構廠房,當初選址在曲江也只是看中了韶鋼的鋼板原料,沒想到的是,現在他們銷售市場也會集中在粵北。“這些年粵北經濟發展勢頭很好,一些老國有企業不斷擴容,來投資辦廠的也越來越多,曲江經濟開發區的娃哈哈生産基地、五聯人造板廠廠房都是我們建的。”張秋鵬説。
    南來北往的人,來自各地的汽車……漫步在曲江城區,我們充分感受着這裡涌動的活力,高速公路、鐵路、水路交叉匯合和不斷進駐的企業正帶來充沛的物流、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
    宣傳部的同志指着城區北面告訴我們,這就是規劃中的現代物流基地。闕定勝給我們算了一筆賬:“韶鋼對物流的需求量是其産量的5倍,也就是説生産400萬噸鋼,就有2000萬噸的物流需求,曲江目前已有的工業企業,已經有3000萬噸的物流需求。”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主要服務於韶鋼的粵鋼松山物流公司2006年納稅額已經達到2000萬元,目前已有20多家相關物流企業表達了要進入曲江的願望,可以預見,第二産業對第三産業的帶動在不久的將來會展現出更廣闊的前景。粵北正在快速追趕。
    今天的曲江正展現着自己的潛力:2006年,曲江區GDP和地方財政收入位居韶關各縣、市、區首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5%,工業對GDP的貢獻率達到42%,地方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3.28%。以發揮特色優勢、發展特色經濟為突破口的曲江,正在迎來新一輪的跨越式發展,從中我們仿佛也看到了粵北地區科學發展的春天!
  相關稿件
化纖工業向“技術效益”戰略轉變 2007-03-29
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前兩2增長4成多 2007-03-28
行業發展報告:建築施工業高負債率值得警惕 2007-03-21
發改委預計:今年輕工業增長20% 2007-03-19
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5% 200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