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是在對衝基金“鼻祖”索羅斯看來,這個資産規模高達1.4萬億美元的行業所潛在的“破壞力”也是驚人的。 在很多地方,對衝基金都到了讓人“談之色變”的地步。這也難怪,從當年的LTCM對衝基金,到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再到去年轟然倒下的美國“永不凋謝的花朵(Amaranth)”,無一不是驚心動魄。 好在,現在國際社會已開始高度警惕這個行業的風險,在上月的達沃斯論壇上,各國代表專門就相關話題進行了探討。而在本週末的七國集團(G7)財長會議還未開始前,加強監管對衝基金業就已成為一大議題。 不過,對於培育了世界上大多數對衝基金的美國而言,要給這個為其帶來豐厚利潤的行業套上“枷鎖”,當然不是那麼願意。
巨頭先後倒下
從早期的墨西哥,到後來的泰國,對衝基金的“殺傷力”已經讓很多國家領教過。而在最近兩年,隨着規模的急速膨脹,對衝基金行業積累的風險又有集中爆發的苗頭。在過去五年間,全球對衝基金的規模擴大了一倍。 去年9月,美國的Amaranth由於在天然氣期貨上押注失敗,導致66億美元巨虧,導致高盛、大摩等多家國際金融機構也受到牽連。而前不久,又有一隻名為“紅風箏”的美國對衝基金爆出巨虧。投資大師羅傑斯本月初警告説,繼Amaranth倒閉以及紅風箏事件後,還會有更多對衝基金垮掉。“許多避險基金會有麻煩。”羅傑斯説,儘管他不知道哪些基金會受到衝擊,也不知道時間,但“我們會看到許多、許多大震蕩。”
衝擊實體經濟
對衝基金的運作手法之一,就是讓金融市場偏離均衡狀態,導致市場劇烈波動,進而達到“莊家吃散戶”的目的。 “金融是一種權力,很容易被濫用,比如説股市泡沫。對衝基金也是這樣,通過有意識在外匯市場、期貨市場坐莊,大幅拉動金融産品價格,導致暴漲暴跌。”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沈思瑋對記者説。 此外,對衝基金也會通過價格的杠桿作用對實體經濟帶來衝擊,沈思瑋説。比如,通過拉高石油等基礎性産品的價格,造成大量開採的局面,引發供過於求,進而導致價格大幅下跌。在這種情況下,那些被動跟進操作的散戶就很容易被套牢,其中也不乏中國的受害者,比如中航油和江西銅業。 也正因如此,去年年底在瑞士達沃斯開會的各國金融首腦也特別對對衝基金行業的風險進行了探討。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論壇上&&,作為今年的八大工業國集團(G8)主席,她的一大優先議題就是有關對衝基金運作透明化的提議。
監管勢在必行
對衝基金破壞力如此之大,跟監管缺失有很大關係。一位基金從業人士就&&,目前國際上對對衝基金的監管“幾乎沒有”。 不過眼下,各國對於制訂對衝基金監管規範的呼聲已日漸高漲。作為本週末舉行的G7財長會議的東道主,德國強烈要求將對衝基金作為一大議題納入討論。德國財政部長主張,為了增加對衝基金的透明度,各國應該制訂明確的行業規定和法規,同時實施嚴格的註冊制度。 有關專家指出,要盡量規避對衝基金行業的風險,一種方式就是通過市場,讓一般的散戶投資人盡量不在市場波動劇烈的時候參與進去。另一種途徑就是要各國聯合起來打擊對衝基金,不允許它在單一頭寸上持倉過多,限制其在各國之間的流動。 “但實際上,這與美國所推行的價值觀是背道而馳的,美國就是要放縱對衝基金,就是要推動各國的金融自由化,從中美國才有利可圖。”沈思瑋説。
美國另打算盤
事實上,連默克爾也提到,要探討對衝基金監管是一個“非常艱難的話題”,因為作為國際上大多數對衝基金的實際註冊地,美國和英國對於這個話題並不很熱情。默克爾駐G7的特別助理布蘭德就&&:“能夠説服其他成員在周末的會議上討論這個話題,我們已經感到很不容易了。” 專家&&,從本質上講,對衝基金其實是美英等國的“特産”。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推行經濟一體化和金融一體化,讓以對衝基金為代表的資金去衝擊其他國家,導致暴漲暴跌,最終達到讓美國金融機構盈利的目的。 “對衝基金就好比是為美國牟取利益的一支‘軍隊’。”上述基金人士説。受害者則是發展中國家,從墨西哥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到拉美金融危機都是如此。 針對德國提出的監管方案,美英兩國都&&不同意,轉而主張通過所謂“市場導向”的途徑來減少風險,鼓勵投資人和放款銀行採取更謹慎的態度。 “要美國自己來限制對衝基金,他們是絕對不願意的。討論監管不過是做做樣子,迫於其他國家的壓力。”沈思瑋&&。他進一步指出,當美國在製造匯率、油價等的大幅波動的時候,美國的金融機構是肯定賺錢的。 有意思的是,就在各國爭相“討伐”對衝基金的同時,美國第一隻上市對衝基金卻將在當地時間今天掛牌。這只名為Fortress投資控股的對衝基金管理着近94億美元的資産,發行價定在每股16.50美元至18.50美元,預計發行3430萬股。更令人驚訝的是,從Fortress去年11月9日正式提出上市申請到核準,僅花了12個星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