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6-12-18 本報記者:陳傑 來源:《人民日報》2006年12月18日 13版 |
|
|
最近,天津市發生一起房地産中介詐騙案。案發的匯眾公司,採取違法截留佔壓受託人房款的手段,進行詐騙。截至今年9月,該公司拖欠客戶金額已達1.424億元。事件發生後,天津市迅速採取措施,維護了群眾利益。針對這一事件暴露出的問題,專家指出,行政監管缺失是根本原因。 據了解,匯眾公司於2004年註冊成立,註冊資金500萬元,主要經營房屋買賣、置換、商品房代理、銷售、諮詢服務,下設7家子公司,約120家連鎖店。經調查發現,該公司採取截留佔壓受託人房款的惡意手段,利用時間差挪用受託人的購房款,轉供他人使用。因國家有關部門調整二手房交易政策,其違法行為暴露,涉及受騙群眾1300多人。 與“匯眾公司案”幾乎同時,天津濱海鴻源房地産經營有限公司、天津易安置家房地産經紀有限公司,也發生違法經營問題。天津市約有房屋買賣中介公司500家,據相關人士介紹,佔壓房款、非法避稅甚至更嚴重的違規行為時有發生。 有關專家認為,造成房地産中介違法違規問題突出,有中介公司內部管理疏漏的原因,比如一些公司出現過店內員工以個人行為替買賣雙方辦手續、從中謀利的“跑私單”現象;更重要的、應引起政府反思的,是市場行政監管缺失。政府應進一步健全政府行政管理網絡與銀行結算系統,使得買賣雙方資金往來不再通過中介機構,而是以銀行結算方式代收代付,以制止中介吃“差價”和積壓房款等違規行為。目前,天津市有50%的二手房買賣通過這種二手房交易資金代收代付中心平台來支付。專家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應繼續完善制度,並加強宣傳與推廣,引導市場充分利用這一平台。政府還應加大對中介機構的運行調研,提高資質條件,制定管理辦法,以防患於未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