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為何缺少“含金量”?
追蹤“嗚嗚祖拉”利潤鏈
    2010-07-16    記者 章苒/杭州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嗚嗚祖拉”大概是世界盃歷史上最令人興奮的商業神話:中國玩具商根據非洲土著用於驅趕狒狒的樂器仿製的塑料喇叭,儘管飽受抨擊和埋怨,卻已經成為南非世界盃的象徵,比賽期間在世界各地以平均每兩秒鐘一個的速度售出。
  據統計,中國出口的“嗚嗚祖拉”産值在2000萬美元左右,利潤僅為5%。儘管在本屆世界盃上,“中國製造”的“嗚嗚祖拉”被認為上演了一出商業神話,但是中國的製造商和産業工人分得的蛋糕卻少得可憐。

    生産的人不賺錢 賺錢的人不生産

  “流通環節的利潤是製造環節的幾百倍,”寧海縣西店鎮一位分管工業的幹部説,“生産的人不賺錢,賺錢的人不生産,這就是低附加值加工製造業面臨的現實。”

  “一個喇叭生産出來,工人賺一毛,我當老闆的賺一毛,我們都是一毛錢利潤,”鄔奕君説。
  不過,《經濟參考報》記者追蹤下去發現,即使是在流通環節,中國人也沒賺到錢。“在流通環節,基本上也是一毛錢理論,”義烏一位外貿商説,“外貿公司賺一毛錢,貨代總成本一毛五分錢,那五十幾倍的利潤,其實都被外國人賺走了。”
  據了解,加上各種成本,“嗚嗚祖拉”到達南非的到岸價約為4元,批發價一般在5-6元,但是小喇叭的零售價卻高得嚇人:一個“嗚嗚祖拉”在世界盃官方賣120蘭特(約合107元人民幣),有防偽標籤外加球隊的顏色;超市賣每個80元蘭特(約合71元人民幣),贈送兩個小哨子;球場外面小販賣得最便宜,是每個50蘭特,相當於45元。

  佔據着利潤鏈最為微薄的底端

  “看到電視上我的‘嗚嗚祖拉’到處都是,我有點得意,但也很傷心,”鄔奕君認為,如果當初申請了專利,至少可以維持在3塊錢的報價。“那就是賺一百萬元,不是十萬了。”

  究其原因,在全球産業鏈的環節中,“中國製造”仍然只是佔據着利潤最為微薄的最低端。産品的定價權不在産業工人手中,更不在中國企業手中。
  “看到電視上我的‘嗚嗚祖拉’到處都是,我有點得意,但也很傷心,”鄔奕君説,“如果能夠給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申請外形專利、註冊商標,或許能賺得更多一點。”鄔奕君認為,如果當初申請了專利,至少可以維持在3塊錢的報價。“那就是賺一百萬元,不是十萬了。”
  “人民幣升值幅度在2%以內我還能接受,5%的話就沒利潤了,”鄔奕君説。“現在塑料製品出口退稅是11%,聽説明年退稅也取消了,外商訂貨時把中國的退稅都算在我們的利潤裏的,如果退稅沒有,要麼中國産品集體漲價,如果漲不上去,那就只有關門不幹。”

  中國做的其實是賠本生意

  浙江省委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陳一新説,企業關門,工人就失業,受傷害最重的還是工人。但是這種低附加值的企業存在,中國做的其實是賠本生意。

  “全世界在享受廉價的中國産品的同時,中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除了微薄的加工利潤以外,環境代價、農民工的情感代價、農民工下一代付出的代價,都沒有體現在産品的價格中,”經濟學家、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説。
  浙江省工商局局長鄭宇民認為,“嗚嗚祖拉”雖然是靠中國製造企業的靈感走紅世界盃的,但還算不上中國“智造”,所以最終中國企業仍然無法掌握國際定價權。“根本原因仍然在於製造業的研發設計和市場開發不成規模、不成系統,缺乏市場調研和市場預見力,最終缺乏核心競爭力。”
  “‘嗚嗚祖拉’的案例體現了中國製造的潛力,也給正在轉型升級中的中國製造上了生動的一課,因為傳統製造業慣性之下,轉型升級面臨着巨大的阻力,”羅衛東説,“告別低成本競爭優勢給中國製造業帶來的煎熬,將是長時間的。”

    世界盃後盤點:相關産品90%“中國製造”

    世界盃已經落下帷幕,但是無論是江西産的普天同慶足球,還是浙江出的“嗚嗚祖拉”,形形色色的世界盃相關産品幾乎90%來自中國。

    “嗚嗚祖拉”的中國“爸爸”有點沮喪

    對於鋪天蓋地的訂單,自稱設計出“嗚嗚祖拉”的球迷老闆鄔奕君卻沒有足夠的生産能力,只好將訂單分散到廣東汕頭規模更大的玩具廠。模仿起來很容易,開模具十天就夠。很快中國的許多工廠都加足馬力生産嗚嗚祖拉。

    “中國製造”何日成為“中國智造”

    儘管飽受抨擊和埋怨,但毫無疑問,“嗚嗚祖拉”已成為本屆南非世界盃的某種象徵,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

  相關稿件
國際原材料壟斷加劇中國製造業風險 2010-07-13
[觀察]“中國製造”靠什麼站穩非洲市場 2010-07-09
“中國製造”靠什麼站穩非洲市場 2010-07-09
“中國製造”難以替代 2010-07-09
楊鋼: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品質" 201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