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華社記者李紫恒 攝 |
今年河北小麥再獲豐收,令糧農高興的不僅是産量豐收,同時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比去年有所提高,糧食收購企業提價收購,形成了“高開高走”的趨勢。但是記者近日在河北省邢&、邯鄲兩地的糧食主産縣採訪發現,不少麥農對小麥價格上漲仍有期盼心理,抱有觀望態度囤糧惜售。
收購站冷清
河北省柏鄉縣新大紅門麥業負責人張建格告訴記者,今年新麥上市後,公司從6月12日開始收購,最多的時候一天可收購小麥五六十噸。“這只相當於去年收購量的平均數。”張建格説,今年小麥收購價格比去年高將近0.1元/斤,普通小麥收購價達0.92元/斤,優質小麥價格達0.97元/斤,但是老百姓賣糧積極性未見提高。
張建格介紹説,往年新麥上市一個月內是他們公司的收購高峰期,賣糧戶經常排起“長龍”賣麥子,但是今年冷清了許多,總收購量也比去年減少了一半。尤其是從今年7月14日開始,只有零星的幾個人來賣。
記者在柏糧集團採訪時,大院內冷冷清清,沒有看到幾個糶糧農民。榮月華説,這種冷清的情況在歷年來是很少見的。他認為,賣量農民減少的原因,一是農民手裏不缺錢,二是國家定的小麥托市價高,麥農在等着小麥漲價。
柏鄉縣滙豐糧貿公司從2003年起開始營業,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新麥剛上市的時候一天最多能收200噸,從7月初開始售麥農民明顯減少,7月10日以後,基本沒有來賣麥子的農民,公司小麥收購量比去年至少減少40%。
河北柏糧集團是一家國有糧庫,庫容8億斤。該集團有一支2000人的糧食經紀人隊伍,並在省內的保定、邯鄲、衡水等市設立了70個糧食收購點。
柏糧集團信息部主任榮月華説,今年國家提高小麥托市價格對廣大麥農增收無疑是一大利好,但是從目前狀況看,許多麥農“賣跌不賣漲”,對小麥價格持觀望態度,存在惜售現象。集團在全省設立的70個小麥收購點只有約40多個正常運營。
柏糧集團在寧晉縣的糧食經紀人姜會民對記者説,新麥剛上市的時候生意還可以,但是時間不長,再開着三輪車到各村收麥子簡直是白費油錢。另一位糧食經紀人常青則對記者説,由於小麥難收,他已經開始改收玉米了。
位於河北隆堯縣的今麥郎食品有限公司為了保持自己的原糧供應,一直實施訂單農業,目前訂單農業面積約50000畝,在隆堯縣範圍內簽訂合同的約有5000個小麥種植戶。
今麥郎食品有限公司行政部經理楊繼春告訴記者,公司的小麥收購價分為兩種,沒有訂單的農戶小麥價格為0.94元/斤,簽署訂單的農戶小麥價格為0.98元/斤。這是因為簽署訂單的農戶從播種到收穫,都是按照公司制定的標準操作,小麥都是優質品種,品質比較純。
楊繼春説,托市價比去年有所提高是國家惠農政策的具體體現。企業以0.98元/斤的價格收購小麥,也創下了小麥歷史最高收購價格。但是即便如此,許多麥農也不願意賣,甚至一些訂單農戶也在觀望,不履行合同。
河北省新樂市糧食局業務科有關人員介紹説,那些急用錢或沒打算儲糧的農戶,都已經把小麥換成了錢;而那些沒賣糧的農戶,大多存在看漲心理,已經把糧食存放好了,不會近期出手。因此,各地儘管是“價格持續上漲”,而收購量卻“一再下跌”。
農民為何惜售
今年初春,面對50年一遇的特大乾旱,河北省各級農業、水利等部門深入開展小麥高産創建活動,加強科技指導服務水平,實現了“單産和總産雙增長”,平均畝産342公斤,總産1229萬噸,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至於為什麼惜售,記者採訪中一些麥農&&,年初的乾旱增加了小麥的成本,國家定的最低收購價格比較高,市場價格應該還會上漲。
“我還不打算賣麥子,現在也不缺錢花,過段時間再説吧。”河北省永年縣西蘇村村民李仲唐把自家晾曬好的小麥裝進了糧倉。他説,按往年經驗,新糧剛上市時價格往往偏低,幾個月後就會漲上來。村民李景波認為,麥價還會漲,大約在春節前後達到頂峰。
記者在柏鄉縣王家莊鄉趙村採訪時發現,這個村的村民大多把糧食存入了倉庫。村支書王順安對記者説,有的農戶一粒小麥還沒賣,就是等着漲價。他給記者算了一筆一畝小麥的成本賬:秸稈還田50元,耕地40元,播種15元,種子25斤(50元),底肥約100元,追肥約40元,打藥3次共約30元,收割45元,雨水多的年景只需要澆水一至兩次,但是年初大旱增加了兩次澆水,共澆了4次(凍水、返青水、拔節水、灌漿水),每次澆水約30元,成本合計500元。今年畝産約900斤,按0.92元/斤計算,每畝掙300來塊錢。
王順安説:“老百姓種地尤其是賣糧食的時候都會算細賬,別説每斤差幾分錢,就是每斤差幾厘錢也不會賣。”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部分地區小麥收購價格近期有下降趨勢,其原因一是新小麥收購價格普遍高於國家托市價水平,部分收購網點已暫停收購,國家托市收購對小麥現貨價格的拉動作用減弱;二是目前大部分地區儲備輪換收購已經結束,新麥收購活躍程度在不斷下降;三是麵粉消費處於季節性淡季,購銷市場競爭激烈,因麵粉價格並未與小麥價格同步上漲,企業大多保本微利,這樣導致制粉企業小麥需求較為疲弱,過高價格難以接受,一些麵粉廠也在控制收購;四是目前由於價格偏高水平,不僅糧庫、麵粉廠採購相應減緩,貿易商也在擔心價格風險,不敢大量囤積,大多采取以銷定購的方式,收購普遍謹慎。
麥價增長迅猛山東小麥有價無市
2009年,山東又逢小麥大豐收。記者近日到部分産糧區採訪發現,新麥上市不久,山東許多地區小麥收購價格高開穩走,高於最低收購價低於陳麥現市價格,各地收購量增長較快,農民得到實惠較多。越往後,隨着小麥收購價格較快上漲,許多地區農民待價而沽心理濃重,目前市場已出現有價無市現象。
糧食“俏了”安徽出現“搶糧源”
眼下正是夏糧收購季節,記者日前在安徽部分糧食主産區採訪了解到,今年國家大幅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引發市場良好反響,托市收購啟動以來,小麥收購價高開穩走,農民售糧踴躍,各類收購主體也積極入市搶購糧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