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交替”能否拓展農民兄弟的命運空間
    2009-07-23    本報記者:黃興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張春雷  攝)

    “對于城裏人來説,‘工學交替’沒人能看得上,但對于我們貧困地區的孩子來説,卻是改變命運的好途徑。”龍權英對記者説。
    窗外,盡管已是熱浪滾滾的季節,但不遠處田野裏仍然隱約可見農民辛勤勞作的身影;室內,雖然機器的聲音有些嘈雜,但空調送出的陣陣冷氣給人帶來初春般的涼意。15日,上海市郊某電子企業,結束“工學交替”教育的學生陳新余,看到眼前的工作環境,想起三年前自己初中輟學後打工時四處碰壁時的情景,這位湖南偏遠山區的年輕人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對于偏遠地區農村貧困家庭的子女來説,輟學、打工幾乎成了他們的人生宿命。但記者日前在湖南採訪時發現,湖南省在38個縣(市)實行“工學交替”扶貧職業教育新模式,近6萬名貧困農民的孩子通過這種半工半讀方式完成學業後,順利找到工作崗位,取得“教好一人、脫貧一家”的效果,為農民兄弟拓展了新的“命運空間”。

    半工半讀  邊掙學費邊學習

    “工學交替”是一種半工半讀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學制內將每學年分為學習學期和工作學期。工作學期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賺取工資交來年的學費以完成三年的學業,並取得文憑,畢業後直接到企業參加工作。
    在浙江寧波一家科技公司寬敞明亮的修理車間,來自湖南安化縣的技工龍權英工余時間跟記者聊起自己“躍上枝頭變鳳凰”的蟬蛻過程:
    “我的家在安化縣的一個偏遠農村,不怕你笑話,小時候不僅沒有見過火車,連汽車也見得少。父母一年到頭在田地裏不停忙碌,也只能勉強掙口飯吃。一家七口人,爺爺、奶奶、爸、媽,還有姐、妹,日子本來就過得緊巴巴的,加之奶奶癱瘓在床,媽媽有嚴重的心臟病,是家裏兩個‘藥罐子’,做木匠的父親經常忙裏忙外,很少看到他的笑臉。”
    “2006年,因為家裏實在負擔不起,我和讀初中的妹妹一起輟學了。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我們兩人結伴跑到鎮上一家小廠子去打工,結果人家嫌我們年紀小,沒有收下我們。不久,不到20歲的姐姐出嫁了,對方也是一戶貧困人家,可以想像,等待她的是像母親一樣貧窮的命運。想到姐姐的命運,我自己偷偷地哭了好幾場。”
    “也就是這一年7月,鎮裏來人説可以送我去一家技校上學,畢業後可安排工作,還可邊上學邊掙學費。這樣,我來到湖南科技職業學院。進校時我只帶了幾件換洗的衣服,第一期學費聽説是湖南省扶貧辦出的。在那裏,我學習了模擬電子技術、電工基礎等課程。第二年上半年,在學校安排下,我和同學來到東莞一家電子廠做普工,每月1000元左右工資,還包吃住,就這樣,我當年的學費和生活費都掙回來了。2008年3月,我們來到現在這家公司,白天上班,晚上參加公司培訓,既掙了學費,也學了知識。半年後,我和一部分同學就被安排到這裏上班。”
    “對于城裏人來説,‘工學交替’沒人能看得上,但對于我們貧困地區的孩子來説,卻是改變命運的好途徑。”龍權英告訴記者,目前,她每月工資多時可拿到2000元,少時也可拿到1500元左右。憑著自己的工資,她奶奶和媽媽中斷一段時間的用藥又恢復了。一家人還合計著修繕一下經常漏雨的泥磚房。
    湖南省扶貧開發辦項目二處處長曾代良向記者講述了湖南“工學交替”的實現歷程:2003年以來,湖南省將發展勞務經濟作為扶貧開發、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的戰略措施來抓,實行勞動力轉移培訓。在培訓過程中他們發現,參加扶貧培訓的學員八成以上為初中畢業生,年齡在16歲至18歲之間,管理難度大。並且,根據省內五所從事引導型培訓學校的就業情況統計,六成以上的學員在推薦就業後不到三個月就辭職。文化素質較差、綜合素養不高、文明習慣亟待改變的貧困地區農民青年,短期學習培訓很難讓他們在職場上有所作為。2005年,作為湖南省省級扶貧培訓基地的湖南科技職業學院率先推出針對貧困地區農民的“工學交替”學歷教育模式,受訓學員職業技能和素質明顯提高,受到貧困農民的歡迎。2006年,湖南省扶貧開發辦開始在全省市一級培訓學校推介這一模式。
    記者了解到,“工學交替”培訓對象一般是省定貧困村或每人平均耕地不足三分的無地、少地村的貧困戶子女,培訓時間與學歷教育期限相同,為兩年半或三年。培訓以六個月為一個學期,第一、三、五學期為在校學習階段,第二、四學期為崗位實習階段。學期內,培訓學校將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相結合,除對學員進行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模具設計與制造等專業知識教育外,還進行職業修養、社會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培訓。
    “實踐表明,‘工學交替’模式逐步實現貧困地區農民工從流動性向穩定性轉變、從體力型向技術型轉變、從疏導型輸出向全方位服務轉變,使貧困地區勞務經濟成為扶貧地區的支柱産業,有效創新了扶貧工作新思路。”曾代良對記者説。

    校企合作  多方受益

    記者採訪了解到,“工學交替”模式發揮了政府扶貧資金的引導作用,在不增加政府和農民家庭負擔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利用學生這一潛在人力資源,形成“政府扶助+學校培養+學生自力更生+企業協作”,多方參與、多方受益的格局。
    在湖南長沙頤而康天心店,20出頭的按摩技師高玉花剛剛送走這天的第四位客人,意猶未盡地跟記者聊起當天的收獲。從高玉花的臉龐上,記者倣佛看到她時下充滿陽光的生活。
    高玉花告訴記者,自己出生于湖南瀏陽市山區一個貧困家庭,破爛的土磚房,年邁失去勞動能力的父親,多年患病臥床的母親,是她前幾年的痛苦記憶。因為家中沒有任何經濟來源,不到17歲的她不得不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所有農活。一年下來,盡管不停地勞作,家庭貧病依舊。正當她對生活失去信心時,“工學交替”讓她有機會走進頤而康職業技術學校大門,學習足浴按摩保健技術。從經絡圖到全息反射療法,從指壓穴位訣竅到熟記反射區,每一個步驟,她都特別用心。學校畢業後,她順利分到現在的單位,開始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未來。
    而在頤而康職業技術學校,近100名具有苦難家庭背景的“高玉花”們,正在享受著“工學交替”的學校教育。這是一個周末的下午,下課的鈴聲響起後,16歲的小姑娘莫丹就和同學一起蹦蹦跳跳地走出教室。她來自張家界市一個叫犀牛潭的小山村,她的身後,分別是來自湖南鳳凰縣、平江縣偏遠山區的兩名女同學。她們在這裏進行為期近三年的半工半讀後,將成為頤而康保健公司中的一員。談起以後的打算,小姑娘們嘰嘰喳喳地説開了,與一年前進校時憂鬱自卑的性格判若兩人。
    “工學交替”模式,實行校企互動,也深受企業歡迎。湖南頤而康保健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周春國介紹,這幾年,公司與康明職業學校達成協議,公司派人到學校培訓學生,所有學員學成後全部安排到公司上班,實現了零距離就業,解除了學員的後顧之憂。學員進入公司很快就能適應工作,減少了企業的培訓費用。目前,湖南頤而康公司已安排貧困地區農家子弟1000多人,涉及全省近20個扶貧縣。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副院長方小斌透露,實行“工學交替”模式,職業院校招生不愁生源,學生分配不愁出路,自然引起職業院校的青睞。他説,隨著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職業技術學校之間的生源競爭激烈,貧困地區農家子弟作為穩定生源,無疑給學校辦學帶來動力。學校根據企業的需要對學生進行專業培訓,畢業前就給他們找好了“婆家”,學校也由此實現了辦學的公益目的。

    探索前行  各方利益需協調

    “工學交替”模式牽涉到學校、企業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校追求的主要是公益性,企業考慮的主要是營利性,而學生講究的主要是現實性。由于這一模式還處于摸索階段,各方的一些現實利益有待協調。
    方小斌認為,好的模式就應該得到推廣,這樣才能擴大貧困地區農民的受益面。但必須得到政府政策和財政經費的支援,財政支援力度太小則農民負擔會過重,使其不具操作性。教學品質較好、有著良好的就業網絡及穩定的合作企業資源的學校,可以採用這一模式開展貧困地區農民技能培訓,但不應盲目擴大規模。不具備條件的學校和機構忌用這一模式,否則會帶來消極的影響。因此,政府職能部門必須對貧困地區農民技能工培訓院校進行有效的評估和監控。
    邵陽市扶貧辦副主任肖洪照認為“工學交替”雖然是件好事,但如果管理不到位,就容易把好事辦成壞事。他説,一些學生進企業後不適應工作環境,學校管理不到位,實習生活不理想。一些企業打著“工學交替”的幌子,安排學員臨時頂崗,學員的權益得不到保障。這些問題亟待解決。
    記者在邵陽市第三職業技術學校採訪時,校長羅芳宜説,企業作為營利主體,對實訓要求給學生安排輪崗不易接受,會在合作過程中大打折扣。因此,維護良好的合作關係非常重要。


 

  相關稿件
留學基金助貧困生出國 2009-05-15
請將貧困生活還原為“人的生活” 2009-04-10
寶雞:貧困生考上大學每人補助5000元 2008-07-25
王旭明:地震災區貧困生特別資助政策將出臺 2008-07-14
川大校友熱心資助貧困生 200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