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進駐橫琴“一國兩制”新幕開啟
    2009-07-13    本報記者:魏蒙文/攝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對于沉寂了多年的珠海橫琴島而言,6月25日、6月27日,來自北京的兩項決策有著非凡的意義:一是國務院通過《橫琴總體發展規劃》,並將橫琴島納入珠海經濟特區范圍;二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澳門管轄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前者意味著中央為橫琴新一輪大開發吹響了號角;後者被認為是粵澳合作開發橫琴的標誌性事件,是“一國兩制”的一項新創舉。

    【實際上,從挂牌成立橫琴經濟開發區到現在的17年裏,橫琴仍然是“待字閨中”!雖然原始狀態中的橫琴很美,但來過橫琴的人多少有些感嘆:如此一路辛苦走來,橫琴不但未像設想中那樣蓬勃發展起來,反而因為一次又一次淺嘗輒止的開發戰略,留下了多處傷疤。】

    騷客沈三白曾作一名聯:岩前拄杖看雲起,松下橫琴待鶴歸。雖然此橫琴非彼橫琴,此意境非彼意境,但現實中的橫琴人拄杖看雲的日子倒有好多年。
    橫琴全島南北長8.6公里,東西寬約7公里,是珠海市146個海島中最大的島。位于珠海市南部,珠江口西側,毗鄰港澳。這裏原本是兩個島:大橫琴島與小橫琴島。因其地形與山勢,大小二島像橫在南海碧波上的兩具古琴,千萬年來,日日夜夜和著山風與海濤彈奏著山之歌,風之歌,海之歌……
    了解橫琴來龍去脈的珠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梁培忠,一見到《經濟參考報》記者,首先糾正了以前一直宣傳的一個數字,這就是橫琴島的真實面積。他説,以前,所有的媒體都説橫琴島是86平方公里,但實際上橫琴的面積是106.46平方公里。在將來寸土寸金的橫琴,這20.46平方公里可是不小的一個空間和一筆不小的財富啊。
    早在1992年,橫琴就被廣東省定為擴大對外開發的四個重點開發區之一;1999年澳門回歸後有關方面又提出將橫琴由珠海和澳門共同開發;2001年設立粵澳合作聯席會議後調整為粵澳聯合開發;2004年為適應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發展的要求,廣東省又提出了將橫琴設為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區……
    島上有三個社區,12個自然村,7585名居住人口中,4203人具有橫琴戶籍。早在10年前,不少島上的村民就已被徵了地,但十年後的今天,島上的經濟形態與面貌仍是一派田園風光,隨處可見的是未開發的“處女地”,居民以養蠔、打漁為主,少許種些香蕉,島上僅有兩家旅社,最高樓層是8層,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年收入不到8000元。惟一不同的是,建成了連接市區的橫琴大橋、與澳門相連的蓮花大橋和國家一類口岸橫琴口岸,實現了橋通、路通、水通、電通、郵通和口岸通……
    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利文説,橫琴島遲遲未能開發,主要原因是管轄許可權、開發主體和定位都存在很多爭議。橫琴也因為規劃不斷地被修改終于被閒置成了“橫”在所有人心底的一道坎。
    曾在珠海社科聯、後在珠海政協工作的劉向東曾作為執筆人,專題撰寫了關于橫琴島發展定位的內部調研報告,在這份報告裏,劉向東説,橫琴開發17年以來,珠海市政府已投入30多億,但由于開發區和功能區所有的許可權被凍結,因此所有的項目被暫緩。
    曾任珠海市鬥門縣長(現為鬥門區)的張作勝,是橫琴經濟開發區的第二任黨委書記兼管委會主任。他説,他在橫琴任職的那些年裏,基本沒事幹。除了引導島上的居民養蠔謀生,就是“小打小鬧”地發展旅遊。
    珠海政協委員王電波曾在珠海一次政協會議上説“這麼多年來橫琴的政策和發展定位是‘常論常變’,久拖未決,導致我們多次與機遇擦肩而過。”
    作為發改委官員,梁培忠坦承,橫琴的確錯過了數次良好的發展機會。正因為這樣,他非常擁護溫家寶總理提出的“謀而後動”的指示精神。他回憶道,2005年9月10日溫家寶總理視察了橫琴。溫家寶總理讚嘆“這是一塊寶地”,要求先謀而後動,慎重開發、科學開發、合理開發橫琴。為了落實溫家寶總理的指示精神,廣東省政府組織人員開始編制《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幾易其稿後,于去年底上報國務院。今年年初,按照國務院及有關部門的意見,並結合《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又對這一規劃進行了修編。今年5月,廣東省政府再次將修編後的《橫琴總體發展規劃》上報國家發改委,現在橫琴開發終于正式走上了軌道。

    【橫琴開發繞不過這個中心溝,也繞不過在這裏的順德因素。直到今年6月,備受關注的橫琴島中心溝順德“飛地”歸屬權問題才相對明朗。據珠海市國土局一名負責人透露,珠海已決定以回購這塊“飛地”的方式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然後統一規劃、統一出讓、統一開發。這一説法,也得到了珠海法制部門負責人的證實。】

    江順生是福建人。他是橫琴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一名幹部。他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其實最早的橫琴僅有40多平方公里,地分兩塊,一為大橫琴、一為小橫琴,之間是條有海水流淌的中心溝,可用耕地面積僅僅只有3700畝,其中2700畝還是散于各處。把這條“溝”徹底填平,並通過填海等多種途徑,就使橫琴變成了現在的106.46平方公里。
    在他的指引下,記者沿著東堤深入迄今仍叫“中心溝”的區域。經過兩三個略顯破落的自然村,便來到了一個相對空曠之地。在一個有人正打著籃球的籃球場旁,記者見到一個命名為“中南水莊”的院落。院門兩側寫有一幅嵌字聯:蕩蕩水泊心氣順,涓涓溪澗懷恩德。嵌入的是“順德”這個地名,這預示著腳下這片土地與順德有著不解之緣……果然,跨過院門,有一棟小樓門口挂著兩塊牌子,一塊寫著“珠海經濟特區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政府中心溝辦事處”,另一塊寫著“中國共産黨佛山市順德區中心溝辦事處黨總支部”。
    在珠海,順德在橫琴的“飛地”問題曾是一個敏感話題,因為對中心溝土地的歸屬權,佛山和珠海兩地在30多年裏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1987年,當時的廣東省國土廳專門發文,明確了中心溝土地使用權歸順德。但文件規定的是順德可出租土地給人租種,但是未對土地歸屬權做明確規定。目前,順德中心溝辦事處只保留對土地的經營權力,而諸如治安、計劃生育等行政權力,由橫琴鎮政府行使。
    雖然未能見到工作人員,但透過旁邊一棟小樓裏的自助式展覽室的“前言”,記者獲悉,中心溝地處珠海市南部的大小橫琴島之間,西連西江出海口磨刀石,東與澳門相連,北靠小橫琴山,南接大橫琴山,東西長約7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這塊面積約14平方公里的土地圍墾前是人煙稀少的荒涼濕地,一漲潮,這裏就涌進了大量的海水。
    這個展覽告訴人們的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1970年,為了響應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的號召,當時的佛山地委指示順德、珠海聯合圍墾中心溝。當年,順德組織了杏壇、勒流、龍江、均安、樂從五個公社的106個大隊的3200多名青年民兵。靠一顆紅心兩只手,頂烈日、冒嚴寒、鬥頑石、戰惡浪、砍野樹、運淤泥、風裏來、海裏去,與大自然拼搏不息,不但填平了這片濕地,而且建成了39米長的五孔空箱大型浮運水閘。築起了長達4公里的防流頂潮大堤,開挖了14公里長的環山河,興建了牛角坑水庫和一座水力發電站。終于使這片常現滄海茫茫形態的海灘,變成了水陸相間的良田。
    橫琴開發繞不過這個中心溝,也繞不過在這裏的順德因素。直到今年6月,備受關注的橫琴島中心溝順德“飛地”歸屬權問題才相對明朗。據珠海市國土局一名負責人透露,珠海已決定以回購這塊“飛地”的方式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然後統一規劃、統一出讓、統一開發。這一説法,也得到了珠海法制部門負責人的證實。

    【何厚鏵發表感言説,“這是中央送予澳門特區的一份厚禮”。全國人大代表、澳門議員崔世平認為,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日前通過了授權澳門特區對設在橫琴的澳門大學新校區實施管轄的決定,史無前例,意義重大。】

    香港開埠之前,澳門曾經是東方最大的貿易轉運地之一,也是歐洲人前往中國及日本經商的必經之地。香港開埠之後,澳門貿易轉運地位逐漸下降。地域面積不足橫琴島1/3的澳門,未來發展空間的不足早就顯現,多年前就有意向橫琴拓展發展空間。甚至在回歸前就曾通過民間提出希望橫琴劃塊地給澳門開發。
    目前,澳門已形成旅遊博彩業、以紡織和服裝為主的出口加工業、金融保險業和房地産建築業四大支柱産業。但博彩業在澳門經濟的比重中仍顯過大,其弊端是經濟形態相當脆弱,遇上諸如非典、禽流感、甲型流感等突發事件,難免受到打擊,而情況一旦惡化,勢必影響澳門的整體經濟和社會穩定。
    蕭志偉是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理事長、《大珠三角規劃研究》澳方八名顧問專家之一、連續三屆澳門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他坦承,澳門賭業做得再大又能怎樣?最多是多開幾家賭場,這樣不長久也形成不了多元化的經濟格局。
    珠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梁培忠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珠海、廣東、中央政府都十分理解澳門人的想法,更出于助其經濟適度多元化的目的,在對橫琴進行謀定性規劃時,放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對這一想法予以了充分關注,特別是在規劃橫琴開發時,充分考慮了和港澳特別是與澳門的産業如何對接。
    捷足先登的是澳門大學橫琴校區。今年6月27日,第11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9次會議表決通過決定,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以租賃方式,取得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的土地使用權,租賃期限自該校區啟用之日起至2049年12月19日止。租賃期限屆滿,經決定,可以續期。並授權澳門對澳門大學橫琴校區依照澳門特別行政
    區法律實施管轄,橫琴校區與橫琴島其他區域,實行隔離式管理。這意味著,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完全參照澳門的制度進行管理,將成為實施“一國兩制”的新區域。
    記者在將建澳門大學橫琴校區的地塊上看到,這塊面積達1.0926平方公里的土地,位于橫琴口岸南側,夾在現有的橫琴客運碼頭和蓮花大橋之間,與澳門路環島正對,僅隔一個形似河流的約200米寬的海面。
    目前,這塊地上種滿了香蕉。但澳門政府即將在這裏投入約100億元人民幣,三年內徹底改變這裏的面貌,校園內的法規制度、公共服務設施基本採用澳門的標準,屆時,師生、職員、居民及訪客均不需邊檢即可通關,但內地居民出入須過關邊檢。
    據當地人介紹,澳門大學新校區建成後,將採取“書院式管理”。或用四周挖出一條景觀河的形式與外界隔離,同時採用隧道方式直通澳門,這樣既達到了隔離的目的,這個校區又能與生態環境本來就很美麗的島上風光和諧共處。
    站在這塊地上觀望澳門,能清晰地看到對岸的澳門路環島,有一條長約2公里的公路將其與澳門相貫。這條公路是以填海修築的方式建起的。路環島上丘陵起伏,地勢為全澳門最高,黑沙和竹灣兩個優良海灘泳場分別位于島的東南和南岸。整個路環島平地極少,雖然在東北岸建有發電廠和水泥廠,但那些近乎破敗的船廠,使得路環島顯得發展緩慢。不過,過去以漁業為主的路環島,有深水港,西北部也在填海拓地,準備發展工業。
    7月1日,珠海市經貿局局長楊川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以租賃方式並採取隔離性措施取得橫琴島地塊的使用權,澳門大學新校區是個特例。按照《橫琴總體發展規劃》,不會在橫琴專設香港或者澳門的專門園區,也不會刻意對香港、澳門劃分什麼份額。但是在面向全球招商時,將重點優先港澳,並在橫琴開發中特別支援澳門發展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相對較高的工業,以助其經濟適度多元化。
    珠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梁培忠介紹説,按照新制定的《橫琴開發規劃》,珠海將逐步把橫琴建設成為帶動珠三角、服務港澳、率先發展的“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區;深化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的先行區;促進珠江口西岸地區産業升級的新平臺。建設粵港澳創新合作機制注重政策要求的實效性,注重經濟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注重按高標準確定建設目標和推進建設,注重對港澳産業的支援與合作。
    7月2日,以召開常委會的形式,中共珠海市委首度公開表明對開發橫琴堅定支援的態度。珠海市委常委們認為,做好橫琴開發工作是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是重大而緊迫的政治任務。應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使命意識和機遇意識,以高度的自覺性、事業心和責任感,切實做好加強領導、制訂方案、研究政策、規劃先行、組建機構、整合土地、啟動項目、招商引資、抓好宣傳、維護穩定等方面的工作,確保橫琴開發有良好的開局。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理事長蕭志偉説,珠海澳門同城化,不是要把兩個地方變成一個地方,而可以透過橫琴開發使兩地關係更密切,並使雙方資源高度互補。澳門的功能透過與珠海的結合産生更大的作用,珠海通過與澳門合作來扮演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珠海如果仍然一成不變是做不到這點的,一定要通過與澳門合作來轉變形象,與澳門一起做大做強。】

    記者注意到,由于橫琴處于“一國兩制”的交匯點和“內外輻射”的結合部,極為優越的地理位置,曾吸引了美國拉斯韋加斯金沙集團等多個國際性的財團,橫琴經濟開發區曾與外界談成的意向項目有30多個,其中金沙集團欲投資130億美元在橫琴建國際度假村。
    7月1日,珠海市外經貿局局長顏洪透露,對這些項目,橫琴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會妥善處理。在顏洪作出這種相對模糊的表示之前,珠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梁培忠已明確告訴記者,在《橫琴總體發展規劃》中,已淡化了原先一度突出的“度假村”的概念。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目前,在橫琴進入操作階段的大的項目只有“珠海長隆海洋世界”。這個項目落戶于橫琴富祥灣。首期工程總佔地面積為14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45萬平方米。建設主要內容包括海洋主題樂園、國際海洋世界、戶外休閒娛樂設施等。項目總投資超過30億元。根據珠海市國土局的公告,土地買家須于今年12月26日之前動工,2012年12月26日之前竣工。記者注意到,已有不少收到地價款的村民每天到當地餐館吃喝。
    珠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梁培忠承認,目前橫琴僅有“珠海長隆海洋世界”項目正在操作。但他説,這類項目有助于橫琴利用香港、澳門對國際高端旅遊資源的吸引力,結合橫琴海島型生態景觀的資源優勢發展休閒度假産業,將橫琴打造成為與港澳配套的世界級休閒旅遊勝地;同時發展高品質的度假旅遊項目,能把粵港澳特色旅遊資源串聯成“一程多站”的旅遊線路,開辟旅遊共同市場,以增強港澳旅遊業對珠江口西岸地區的輻射力。
    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梁培忠多次提到橫琴在珠海與澳門同城化中的作用。他認為,珠澳同城化可以從橫琴開始。橫琴將建立與香港、澳門自由港政策相適應的粵港澳創新合作機制,促進三地人流、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的高度聚合與高效流動。已納入珠海經濟特區范圍的橫琴島將建立與港澳合作的新機制。在有利于加強查驗監管的原則下,對口岸設置和通關制度實行分線管理,以促進橫琴開發、方便相關人員、貨物、交通運輸工具進出;包括鼓勵金融創新,實行更加開放的産業和信息化政策、土地和社會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等。
    據記者了解,有關方面已決定將廣珠城際輕軌通過橫琴與澳門輕軌銜接。同時,在橫琴中部或北部,或預留通向珠海機場的軌道交通走廊,以此增強澳門與珠海乃至整個珠江西岸的交通聯繫,以此建立服務珠澳地區的合作平臺。有專家建議,為了加強澳門與周邊地區的聯繫,還可延長廣珠西線高速公路從橫琴島進入澳門,這也是橫琴與區域交通網絡銜接的重要通道,從而形成廣珠西線對接香港機場———港珠澳大橋———澳門機場———橫琴———珠海機場———高欄港的區域交通框架。
    據珠海市經貿局局長楊川透露,珠海將充分在香港等地宣傳橫琴,與港澳共同落實CEPA,引進大企業進駐橫琴。由于橫琴已屬于經濟特區的范疇,因此落戶于橫琴的企業,將按15%的優惠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優惠期為2008年至2010年),如果是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同時還將享受“兩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

  相關稿件
澳門4月外匯儲備逾170億美元 2009-06-01
澳門第3屆行政長官選舉將舉行 2009-05-12
《安排》補充協議六在澳門簽署 2009-05-12
澳門發行新郵票慶祝“五一”節 2009-05-04
香港和澳門不是“避稅天堂” 200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