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幣匯率問題毫無疑問是近期中美兩國爭議的焦點。正在中國出訪的美國前財長保爾森昨日在清華大學&&,靈活的人民幣匯率制度有利於中國的經濟增長,可以抑制通脹和資産泡沫。
不過保爾森日前在接受央視採訪時也説,貨幣問題僅是中美關係中的一部分。他&&,危機中或危機後,美國人民可能遇到的最糟糕情況就是中國經濟停止增長。中國經濟增長對美國有益,倘若停止,美國會受害。反之亦然,美國經濟景氣中國受益,美國經濟滑坡中國遭殃。
保爾森&&,在他還是財長時,即在公開和私人場合都&&貨幣(匯率)靈活性是關鍵。人民幣匯率的發展和改革對中國和世界有益,有益於中國向更多依賴消費的經濟模式轉變,給予決策者更多控制通脹的工具。他還強調,中國必須按照最符合本國利益的方式採取行動。他認為匯率改革符合中國的利益。
他讚揚了中國在經濟危機中的表現,認為中國的舉措對全球經濟渡過難關起到了重要的貢獻,他説,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保爾森在演講中還&&,金融危機的發生不是市場本身的錯,而是政策出現了一系列錯誤。保爾森此次中國之行還帶來了一本他撰寫的自傳(On
the Brink,中譯版為《峭壁邊緣》),講述了此次金融危機中決策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