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10-04-07 作者:聶偉柱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
|
4月6日,銀監會透露,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近日在海南調研時&&,農信社要採取股權溢價發行、股東購買不良等市場化手段消化不良資産。 據了解,目前被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運用的
“不良貸款市場化”的主要方式有:清算債務、拍賣抵押品、部分減免貸款、貸款延期、國農債權轉股權、貸款出售、證券化、以物抵貸、債務重組、打包處置等。 蔣定之&&,農信社要按照“自身努力,各方支持,改革創新”的原則,利用各種資源,採取多種方式,加快消化農村信用社歷史包袱。 此前,央行曾於2003年開啟的以“花錢買機制”為特徵的農信社改革。按照“花錢買機制”的原則,央行總拿出1656億元的資金,以專項票據或再貸款的形式幫助消化了農信社截止到2002年末資不抵債數額的一半。 央行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9月末,按貸款四級分類口徑統計,全國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餘額和比例分別為3617億元和7.7%。 隨着“花錢買機制”改革的深入,農信社的管理逐漸轉移到省級政府。蔣定之&&,各級地方政府要繼續採取資産置換、現金捐贈等方式幫助農村信用社處置不良資産。要結合地方財力,給予支農業務相關補貼和獎勵,以彌補和覆蓋其經營成本風險,提升抗禦風險能力。 此外,蔣定之還&&,隨着經濟逐漸恢復常態,信貸投放逐步平穩,一些在高速增長中被掩蓋的問題將可能暴露。各農村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增強風險意識,加強貸款風險監測評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