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爭論未止 “三代”問題將至
    2010-02-26        來源:經濟參考報
    李氏家族的人似乎都是天生的商業精英,從“虎父”李嘉誠到“犬子”李澤鉅和李澤楷,他們在商業上的獨到經營、在資本上的成功運作都是為人稱道的。
  李家家業的奠基人李嘉誠就不用説了,他精準的商業眼光、高超的經營手段以及知人善用成就了他“香港首富”的霸主地位。在美國財經雜志《福布斯》近期發布的香港40富豪榜中,李嘉誠再次蟬聯香港首富。據稱,81歲的李嘉誠身家為213億美元,與之相比,年長李嘉誠一歲的亞洲股神李兆基得到亞軍,身家有190億美元,掌控新鴻基地産的郭氏家族排行第三位,身家有170億美元。
  在眾人眼中,首富的兩個兒子性格有著天壤之別,老大沉穩,老二張揚。鑒于這種性格差異,首富父親給了他們看似“完美”的安排:大兒子李澤鉅進入長實集團,鞏固基業;個性叛逆的李澤楷最初則被安排進了無論是專業背景還是性格要求都適合他的和黃。
  創業難,守業更難。選李澤鉅守業的確是明智之舉。由父親一手培養和造就的這位商界才俊,每一步都按著父親安排的道路小心前行。盡管他本人曾表示,最忌諱的詞是“接班”,最不願聽到的詞是“接班人”,但是子承父業,接手李氏家族估計也是非他莫屬了。他也有著不俗的業績,他運營的和記黃埔除了在傳統項目房地産上有頗多建樹外,同時控制著歐洲第三代行動電話網和世界最大的港口運營業。和記黃埔在香港的業務涉及電訊傳播網、超市和藥店等。2009年10月,李澤鉅下注加拿大航空公司,成為加航的最大單一股東。美國《時代》雜志和美國世界新聞網曾評選他為“2003年全球最具影響力企業家”之一。
  家族中衝鋒陷陣的李澤楷比其哥哥要更受人關注,天性使然。2007年他以90億元身家打入《福布斯》“大中華地區四十富豪榜”第29位;2009年1月榮獲2008世界傑出華人勳章;2008年又與娛樂圈梁洛施傳出緋聞……張五常評價他説,這個人的確有招惹輿論的奇異功能,不知下一趟會是哪方面的題材了。他在産業界聲名鵲起當屬以“數位港”概念創造香港股市神話,據當時香港華寶證券公司的證券報告評估,“李澤楷”三個字的“商譽”價值585.55億港元,李氏家族也因他的緣故晉升成為首個擁有千億家財的香港家族。2000年他又成功收購了香港電訊,事業一發不可收。
  除此之外,李澤楷向他父親一樣重視人才。他曾表示,“人才是最重要的。爭取人才要有三點:一、人才不希望在一個很大、階層很多的公司工作,因為如果他們是聰明的,不希望每一件事要批準才能做;二、人才不希望定薪制,如果做得好,貢獻多,報酬方面要多于一般人。做得好的人應當有機會比同年齡、同經驗的人獲得高四倍甚至五倍的報酬。三、人才一定要覺得,自己做的事情,除了錢的報酬之外,還要對社會是有貢獻的”。香港財經界猛人袁天凡就曾表示,“如果不是李氏父子,我不會為香港任何一個家族財團做”。
  “富二代”的問題還沒輿論完,李家的“富三代”的話題又悄然誕生了。中國“富不過三代”的説法似乎也是世界通行的,葡萄牙有“富裕農民——貴族兒子——窮孫子”的説法,西班牙有“酒店老板——兒子富人——孫子討飯”的説法,德國則用“創造,繼承、毀滅”來代表三代人的命運。2009年4月女友梁洛施在加拿大多倫多為其生下一子,李嘉誠賜名“李長治”,他與李澤鉅的兒子Michael作為李家的“富三代”是否會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呢?拭目以待。
  相關稿件
“富二代”慈善走秀 慈善行為變質 2009-12-02
政府解決不了“富二代”問題 2009-11-26
"富二代"為什麼一定要上政府辦的培訓班 2009-11-16
政府集訓“富二代” 網民看法對立 2009-08-21
富二代和我們不是相互的敵人 201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