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懷誠:地方高負債不是分稅制的錯
    2010-01-25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在22日舉辦的“2010第一財經上海新年論壇”上,原財政部部長、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項懷誠表示,現有的地方負債不能掉以輕心,但是也可以逐步加以消化控制。同時他堅決否認地方債務增長是由分稅制造成的。

  對地方債務不能掉以輕心

  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此前曾透露,2009年審計署對17個省區市地方政府性債務進行了審計調查,河北、山西、上海等地開展了市縣政府性債務、村級債務、公路負債、高校負債等審計調查,揭示和反映了地方政府性負債規模較大、管理監督不到位等問題。
  此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發布中國地方債務報告認為,我國地方債務總余額在4萬億元以上,且負債規模急劇擴大。
  項懷誠表示,不僅是地方負債,包括中央政府和很多部門比如大學也都負債,但是“在當前情況下,我們有著近7萬億財政收入,2萬多億的外匯儲備,還有黃金”。所以,如果經濟正常發展,對債務進行逐步消化,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項懷誠表示,這些債務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不過他也表示,不能對地方債務掉以輕心。

  保八來之不易,冷靜面對問題

  中國在這場金融風暴中的表現,在許多場合成了外國專家學者表揚中國的一個理由。
  不過項懷誠則説:“你們別信,特別是外國人説中國如何如何好,其實沒有那麼好,中國很苦,中國很努力,中國只不過取得了一點初步的勝利,如果講在應對世界金融風暴上,我們只不過是起步、上跑道,還沒有完全戰勝,千萬不要感覺太好,還要繼續努力做工作。”項懷誠説,中國為了保八付出的代價應當説很大。
  項懷誠説,中國經濟30年發展是一個時起時伏、時高時低,有時候過熱、有時候過冷,有時候通貨膨脹、有時候通貨緊縮的時期,並不是高歌猛進,不是鶯歌燕舞,不是好得不得了。“中國經濟30年中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我們也制造了一些問題,我們現在面臨的是解決新問題,再上新臺階。”
  項懷誠還表示,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不止三個。比如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要努力提高消費水準,但是消費不可能馬上就提高很快;要推動出口,要把負增長的比例縮小,或者變為正增長,但外部環境不好,購買力下降,所以出口會繼續成為中國經濟的問題。而為了推動出口讓人民幣貶值也不可能。“人家逼著人民幣升值,匯率上面,我覺得很可能有鬥爭,也會成為重大的問題。”

  相關稿件
項懷誠:社保基金海外投資不會因次債風波止步 2007-08-20
項懷誠表示:全國社保基金或將注資南方電網 2007-06-12
項懷誠:全國社保基金去年經營收益率達29% 2007-01-25
項懷誠:社保基金會只擔風險不享收益 200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