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強:股指期貨不改股市長期走勢
    2010-01-12        來源:上海證券報

    籌備已久的股指期貨終獲准上市,社會各界反應強烈,觀點紛呈:這項制度創新意義何在?對A股市場影響如何?國有大股東會否操縱股指期貨?對此,新華社記者11日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
  
  資本市場“先天不足”得以完善

  目前全球GDP排名前20位的國家中,僅中國內地仍未推出股指期貨。 
  賀強説,十年前中國資本成立之初,存在兩大先天不足:一是國有股不能自由流通;二是沒有建立相應的風險管理機制。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他曾在全國兩會期間徵集各方意見,提出提案呼籲推出股指期貨、完善資本市場“先天不足”。
  缺少股指期貨導致A股市場存在兩大問題:股指頻繁暴漲暴跌;機構投資者“靠天吃飯”。
  股指上揚,證券營業部人滿為患;股指下跌,營業部門庭冷落——在沒有股指期貨的資本市場,股價上漲是所有股民賺錢的唯一前提,基金、券商等機構投資者也只能和散戶一樣“靠天吃飯”。
  “運用專業優勢,把脈股市波動,從中獲取收益,是機構投資者的核心競爭力。”他説,在目前不完善的資本市場體制下,機構投資者只是一個個“大散戶”,其專業技能基本無勇武之地,隨着股指的上漲一榮俱榮,也隨着股指的下跌一損俱損。
  有了股指期貨後,無論市場漲跌,投資者只要判斷正確就可盈利。機構投資者間的競爭,將真正成為判斷能力和操作水平的競爭,機構投資者作為資本市場中流砥柱的功能也將日益凸顯。
  “股指期貨推出後,投資者忽冷忽熱的投資行為將大為改善,中國股市將逐漸步入交投穩定的正常狀態,”賀強説。

  構建中國股市內在穩定機制

  2008年9月15日至19日,是全球主要股指期貨交易所歷史上最忙的一週,美國、歐洲和英國主要的股指期貨日均交易量超過500萬張,比上月日均水平激增三四倍。 
  “在美國‘911’後股市大跌等多次金融風暴中,股指期貨交易量大增,為減緩市場衝擊、化解金融風險做出了重要貢獻。”賀強説,雷曼兄弟宣布破産後,美國股市面臨嚴峻形勢,股指期貨對穩定股市發揮了積極作用。 
  統計顯示,次貸危機爆發後,美國、英國、韓國等22個已推出股指期貨的國家和地區股市最大跌幅平均為49.6%,中國、越南等8個未推出股指期貨國家股市最大跌幅平均為63.2%。新興市場國家中,推出股指期貨國家股市平均跌幅為47.1%,我國A股市場跌幅達70%。
  “金融危機提醒我們,中國股市需要內在穩定機制。”賀強説,我們看到,已推出股指期貨、股票期權的資本市場運行整體更加平穩。
  他同時&&,股指期貨是管理股票市場風險的工具之一,長期看不會改變股市的走勢。例如美國、法國、日本等在推出股指期貨時,股市正處於上升過程中,股指期貨上市後股票市場仍然保持了原有的上漲趨勢;而韓國、台灣地區在亞洲金融危機前後推出股指期貨,其股票市場下跌趨勢未改。 
  “有了股指期貨,決定股票價格的還是宏觀經濟、企業盈利能力等基本面因素,”他強調。

  大股東操縱是個“偽命題”

  隨着股指期貨獲准上市,“操縱論”再次引起市場關注。與以往認為的“外資操縱”不同,本輪操縱論主要質疑一些滬深300成分股有60%左右還掌握在國有大股東手上,國有大股東有可能通過操縱股票價格,從而操縱股指期貨。
    “這是一個偽命題,”賀強説。
    從國際實踐看,從未發現股指期貨被某一資金成功操縱。因為股指期貨交易既不像股票發行有一定限額,也不像商品期貨受現貨數量約束,只要市場上有人看多,有人看空,就可以無限製成交,很難有資金量大到可以操縱股指期貨。
  從國內實際看,在滬深300股指期貨中,目前佔有權重最大的成分股招商銀行所佔權重也只有3.4%,其股價波動對股指期貨價位變動影響非常有限。而要300家上市公司的國有大股東不顧監管法規,同時同步同向操縱自家公司股票,以達到人為抬高或壓低滬深300指數的目的,從而操縱股指期貨,這是難以相像的。
  “另外,即使在國際上,很多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初,大股東所佔份額也很大,這些大股東們並未試圖通過影響本公司股票價格去操控股指期,”他説。
  賀強同時&&,股指期貨對資金和專業知識要求很高,投資者千萬不能盲目“炒新”,建議監管部門倣照創業板投資者要求,推出股指期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

  相關稿件
賀強:多層次資本市場應包含現貨與期貨期權 2009-11-18
賀強:警惕擴大放貸過程中的風險隱患 2009-06-18
賀強:印花稅改革將成熱點 2008-03-03
賀強:單邊徵收股票印花稅時機已成熟 2008-02-29
賀強:基金在市場上製造泡沫 200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