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部長李毅中14日在第三屆跨國公司CEO圓桌論壇上稱,當前對外貿易降幅明顯收窄,工業用電量增加,鐵路運輸穩步回升,進一步鞏固了工業經濟企穩向好的態勢。預計今年第四季度11、12月工業增加值將同比增加16%左右,全年工業增加值為10.5%左右。按照現在一二三産業構架比例,工業增加4.5%,完全可以保證GDP增長8%。 李毅中稱,當前世界産業結構和格局正在加速調整、變革,製造業發展重新受到重視,網絡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生態保護、生命科學等新興産業發展將會帶動傳統産業的優化升級,引發全球産業結構的調整和重組,推動形成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另外,西方發達國家提出的綠色經濟、低碳經濟、智慧地球等一些新的理念,也需要被高度重視。 從國內來看,李毅中認為,我國工業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一是大而不強,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創新能力不足。二是産業結構不盡合理,産業過剩問題突出,産業集中度不高。三是資源、能源的消耗過大,資源和環境的約束日益突出。他説,“中國用了全世界30%的鋼,35%的煤,45%的水泥創造了不到7%的GDP,資源、環境是難以支撐的。” 在談到未來工作重點時,李毅中稱,要着力推進結構調整,推進重點産業的調整和振興。在繼續保增長的同時,把調整結構作為更加緊迫的任務。 具體包括,完善相關産業規劃、政策、技術標準,突出抓好十大産業調整振興規劃的貫徹落實;&&鼓勵淘汰落後産能,促進兼併重組等政策措施,着力解決好結構調整中出現的突出矛盾和難題;加強改進産品質量管理,引導改善消費結構,進一步落實政策措施,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形成以産業鏈為紐帶,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的産業組織體系。 此外,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也將成為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李毅中提出,將在現有産業基礎上發揮比較優勢,加快研究制定信息通信、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生物産業,以及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産業的發展政策;推動軟體服務、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生産型服務業發展;加快3G以及TD技術、電子消費、文化科技、網絡娛樂等方面的利用,進一步拉動消費,培育新的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