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姚堅:中國援外不能只建國會大廈
    2009-10-09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中國企業在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援助建設時,更多的是在建體育館和國會大廈,而日本企業在大量的建學校。”日前,商務部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姚堅在出席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啟動論壇時説。
  姚堅説,現在中國已經實現人員、資本、技術、服務,甚至包括文化的全面輸出,而且,“由於我們的塊頭太大,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引起了其它國家的關注,每個企業的每一個舉動都可能引起廣泛的關注。”
  與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變得更加密切同時發生的是,我國與發展中國家所保持的傳統的友好關係正在被經濟關係所攪動,“和發展中國家幾十年形成的那種兄弟般的友好關係,因為攙雜進了經濟環境而變得更加複雜”。
  此前,因為國內的相關企業習慣於將國內的做法帶到國外,走“上層路線”,導致在菲律賓的很多項目受到世界銀行的指責。
  姚堅説,國內企業在非洲出口的相當部分産品確實為假冒偽劣商品,而我國從非洲進口的産品中60%是能源和資源。
  “這種發展是不可持續的。”他説。
  此外,違反當地的法律和習俗的現象時有發生。
  曾到國外進行石油開採的大慶油田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國內的員工已經習慣於先工作後生活,到一個地方先打井採油再説,而在國外,當地的員工往往是首先要求解決好吃、住甚至娛樂。
  “以前大慶油田更願意直接派出國內的員工,但後來考慮到每雇傭一個國內員工必須相應雇傭當地6個員工的規定,開始傾向於減少派出人員。”上述大慶油田人士告訴記者。
  “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勞資糾紛很普遍,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對當地的環境不重視。”姚堅説。
  當然,在姚堅看來,中國企業在以往走出去的過程中所秉持的一些援建原則和方式也正在遭遇新的挑戰,並要求進一步要求做出調整。
  為此,他提出幾點建議:在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的過程中,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中介組織,包括NGO來共同推進;完善法律是當務之急;進一步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包括在海外盡快地建立中資企業行業協會,通過自律和內部管理來減少惡性競爭、妥善處理企業與當地政府和公眾的關係;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援助過程中要更多關注民生項目,對此前更多援建國會大廈的方式進行反思。
  相關稿件
姚堅17日&&:我國外貿景氣出現企穩跡象 2009-08-18
姚堅:歐盟決定終止對華最大反傾銷案調查 2009-02-11
姚堅&&: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連續出現負增長 2009-01-16
姚堅&&:中國汽車零部件案有了終審裁定 200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