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靈:不要過分恐懼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2009-07-23    李關雲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要給央行的貨幣政策提供有利空間,如果有朝一日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大家不要有過多恐慌。”7月22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在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發表演講時説。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各國的貨幣政策都比較寬鬆。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增信貸7.3萬億元,相當於2007年同期數據的2倍。吳曉靈指出,這種天量信貸已經“偏離了”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為今後經濟調整埋下隱患。
  目前歐美各國都已經開始尋找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退出機制,以避免引發嚴重的通脹預期。吳曉靈指出,歐美量化寬鬆政策主要通過提供短期信貸執行,比較容易進行調整;而我國上半年新增信貸中48%屬於中長期貸款,調整難度相對較大。
  歐美採取量化寬鬆政策,是因為商業銀行貸款增速下滑和貨幣乘數下降,央行需要加大基礎貨幣投放量來彌補商業銀行惜貸所産生的信用萎縮。吳曉靈認為,正是由於歐美商業銀行普遍存在惜貸現象,量化寬鬆政策目前並未造成嚴重通脹預期。美國從2007年6月至今年5月,基礎貨幣增幅高達114%,而廣義貨幣(M2)增幅僅為9%。
  吳曉靈指出,中國執行寬鬆貨幣政策的背景與歐美有很大差別。中國並沒有經歷真正的金融危機,銀行業也不存在有毒資産和信用萎縮的問題。而2008年中國央行連續5次降息和4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已經強烈刺激了商業銀行的放貸衝動。一方面,4次存款準備金下調直接令商業銀行産生了更多的放貸資源;另一方面,5次降息中,貸款利息降幅要大於存款利息降幅,這就導致商業銀行的存貸差收窄,直接降低了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目前幾大國有商業銀行都已成為上市公司,在盈利壓力下只能通過擴大放貸規模來獲取利潤。
  吳曉靈認為,目前至關重要的是要確定全年新增信貸目標,央行圍繞這個目標去採取各種政策工具進行調控。
  與歐美實質上的零利率政策相比,目前中國的利率相對較高。因此,吳曉靈認為加息的空間比較小,她認為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是凍結流動性的最好手段,産生的社會成本也最小。
  相關稿件
浦發銀行:“周周贏通知存款”面世 2009-07-03
利息收益可翻番怎樣存款最划算 2009-06-26
存款被克隆卡轉走銀行應賠償 2009-06-23
工行客戶存款全球第一 2009-04-14
蘇寧: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存在很大下調空間 200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