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篪:促進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
    2009-06-26    馬繼鵬    來源:國際金融報
  世界金融和經濟危機及其對發展影響高級別會議6月24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當天&&,世界正面對著自聯合國成立60多年來最為嚴重的一場全球性金融和經濟危機。儘管目前在一些國家出現了經濟趨向穩定和增長的跡象,但大多數國家並沒有出現經濟復蘇的“萌芽”,這場危機的影響可能會延續數年之久。
  中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篪&&,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國際發展合作資源也因此在減少。發展中國家不是這場危機的製造者,卻是危機最大的受害者。如果問題進一步惡化,必將遲滯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
  他呼籲,各方特別是主要發達經濟體&&應對危機的各項政策措施時,要盡量避免對發展中國家帶來負面的溢出效應。
  此外,發達國家應落實蒙特雷共識,兌現官方發展援助佔國民收入0.7%的承諾,並進一步對發展中國家減免債務。國際金融機構應建立面向發展中國家的快速有效的金融救援機制,並確保新增資源主要用於幫助發展中國家。
  此外,楊潔篪給出了中方關於改革國際金融體系的建議:“建設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體系,切實提高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確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各成員國宏觀經濟政策監督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平衡性。保持主要儲備貨幣匯率相對穩定,促進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合理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指出,當前國際金融體系存在著不穩定、不平衡等突出問題。他認為,當前的危機為改革金融體系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機會。
  相關稿件
非美貨幣盤整後或將蓄勢上漲 2009-06-26
央行:繼續實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2009-06-26
陳淮:怎樣認識當前貨幣政策與通脹間關係 2009-06-24
曹建海:3、4、5月份房價連續上漲可能是貨幣現象 2009-06-22
專家:超主權貨幣目前並不現實 200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