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天時間簽約24個項目,總金額達到109.6億元,今年的立春給長春市市長崔傑帶來了陣陣春意。今年正月初十開始,崔傑率領長春汽車零部件招商團前往上海、寧波、杭州三市進行專項招商,“成果豐碩。”
據崔傑介紹,目前長春正在進行百萬輛整車、百萬台變速器、百萬台發動機的擴能工程,正在進行軌道客車園區的四大中心建設,“這些龐大的擴能工程給上海、寧波、杭州等地的汽車及汽車零部件企業,尋找好的項目和合作夥伴提供了非常多的機會。可以説,我們這次招商就是帶着需求去的,帶着市場份額去的。”
金融危機將全球汽車業帶入了一個漫長的嚴冬,在一些跨國巨頭紛紛陷入困境之際,剛從歐洲考察汽車産業回來的崔傑卻對中國和長春汽車業下一步的走勢充滿了信心。
“中國汽車業處在積累期”
3月8日,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長春市市長崔傑接受了《中國經濟周刊》的專訪,據崔傑介紹,春節過後他有20多天是在國內和歐洲進行汽車業的招商考察,在考察了法蘭克福、大眾汽車所在地沃爾夫斯堡,意大利著名汽車工業名城都靈,會見了當地政府和一些大的汽車企業以及零部件企業之後,“感覺他們的確很難。”
崔傑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那裏的汽車企業銷售下降,虧損嚴重,大量裁員,有的企業已跌入破産邊緣。”
“我對汽車的評價是高值易耗品,歐洲過去的消費需求很強盛,雖然汽車飽和量很大,但是更新換代快,3萬公里以內也要更換。現在出現了危機,更新速度就一下就下來了,從而造成購買力下降。企業的訂單減少了,就要減少開工,就要裁員。”崔傑説,“我感受到歐洲經濟危機的影響是很嚴重的,恐怕還要走很長一段時間。”
“雖然眼下困難重重,但我們也要看到另一面。”崔傑告訴記者,汽車需求有很大的剛性。儘管發達國家汽車更新換代的速度放緩,但世界汽車即便沒有增量,還有6億輛的保有量,按十年報廢計算,每年的更新量就是6000萬輛,填充這一空白就有着驚人的市場空間。
據崔傑介紹,幾天的考察下來他深刻地理解到,人類離不開汽車。因為汽車已成為人類文明生活的一部分、再生産的一部分。“能源緊缺,可以創造新的能源,汽車只能更環保,不會被什麼東西所代替。”
“我們一定要正確理解西方汽車企業破産的概念。”崔傑説,“破産不是簡單地放棄汽車産業,關門走人。從産權説,是重組的概念,是誰進來誰出去的問題;從産品説,是提升的概念,是如何更環保、更節能,更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從能力説,是生産力重新布局的概念,不在這裡幹,而是要轉到別的地方幹。”
崔傑説,按照這個邏輯,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社會對汽車有需求,而中國汽車工業恰恰正處在産業的發展時期,産品的蓄積時期,保有量的積累時期。
“新增産能政府一分未投”
在世界汽車業正在下滑的趨勢下,長春的汽車産能卻在擴張。
“就在我來之前,國家已經決定把汽車零部件的檢測中心建在長春,今年就建。”崔傑説,“2010年底,長春汽車産能就可以達到200萬輛,到那時長春就是全世界第一。”
據崔傑透露,未來長春將以汽車製造業為基礎,依託一汽做整車,依託整車搞特種車、核心零部件,把製造業的基礎奠定堅實。長春還將努力地發展汽車物流、汽車教育、汽車研發、汽車金融、汽車信息等汽車服務業。
“我們在這個時候實施汽車産業擴能,主要有以下考慮。”崔傑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首先是社會有需求。”到2008年底,中國每千人汽車保有量(也就是汽車密度)38輛,世界平均水平120輛,發達國家平均水平500輛,美國的汽車普及率是78%,而中國的汽車普及率不到5%。“我們現在汽車保有量也不過5000萬輛,要達到世界平均水平,還需要增加1億輛以上保有量;達到發達國家一半水平,中國需要近4億輛汽車。”
據崔傑介紹,目前,長春的百萬輛整車擴能工程進展順利,已經開工在建的達到80萬輛,包括一汽轎股28萬輛、一汽豐越20萬輛、一汽奧迪10萬輛、中興長鈴20萬輛等一系列項目。“這些項目今年將進入建設高潮期,有的項目今年下半年就可以投産,明年將是新增整車投産的高峰期。可以明確地預期,未來5年,長春將成為汽車産能超200萬輛、汽車工業産值超
5000億元、站在世界前列的國際汽車城。”
在崔傑看來,中國這一輪汽車行業的增長,不是靠公款消費支撐的,而是以進入家庭為標誌的。令崔傑高興的是,長春新增的100萬輛産能沒有一分錢是政府拿的。“全部是企業拿的。其中不僅有我們的一汽集團,也包括德國的大眾、日本的豐田、馬自達和美國的通用。在這個時候,他們投鉅資擴能,並不是一種莽撞的行為,恰恰是對世界汽車行業,對中國汽車行業的充分認識,才做出了這種決策。”
“可以説,中國汽車方興未艾。”崔傑説。
“汽車業會是復蘇最快的産業之一”
在考察的過程中崔傑發現,國際上對中國經濟形勢的評價和他們對本國經濟形勢的評價往往相反。“他們對中國充滿信心,都意識到中國國家大,市場大,人口多,內需強勁,特別是他們對我們中央政府啟動內需的政策大加讚賞,對中國經濟指標的運行情況,也是給予了正面肯定。我甚至覺得,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説,他們比我們都有信心,比如汽車,他們&&,未來世界汽車的增量肯定在中國這樣的國家,而‘我們現在很高的成本難以支撐在國內製造,我們將來恐怕要到中國去’。”
經濟發展呈周期性,有低潮就有高潮,“低潮時期,成本低,生産要素組織容易,也正是企業進一步擴張、蓄勢、儲能的好機會。”
崔傑告訴記者,有戰略眼光的企業都會從發展要求出發,努力進行蓄勢、儲能,為未來發展構築空間,為經濟復蘇和回暖做足準備,待到經濟發展高潮到來時,大幹快上,實現企業的迅速擴張。“長春這次圍繞汽車開展的主題招商,恰恰迎合了很多企業的這種發展需要,為他們實現蓄能、進行産業升級和轉移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台和載體。”
“擴能是個提升的過程,不是簡單量的增加。比如一汽轎車新增的28萬輛産能,全部是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一汽大眾10萬輛奧迪擴産項目替換的是原有的捷達生産線。我們還正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所以,我們這種擴能的過程又是産業結構調整,産品提升的過程,這本身就應對危機的一種做法。”
據崔傑介紹,今年1月份長春市的工業産值增速是負的,可是到2月份,由於汽車形勢的回暖,整個城市工業産值增速已經由負轉正。“我想汽車産業必將成為這次金融危機中最早復蘇的産業之一,也會是經歷這次金融危機之後,仍然會蓬勃發展的産業之一,將重新成為國民經濟的領跑者。”
“經濟困難時期,如果不能創造産值,那索性就為未來積累足夠的能力。”崔傑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