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振興”並非中國房地産行業所需
    2009-02-27    作者:鄧旭    來源:國際金融報

  2月25日,國務院通過有色金屬産業和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房地産最終無緣“十大産業振興規劃”。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認為,是否進入振興規劃,對於目前中國的房地産行業而言不是最關鍵的問題。那麼,房地産業需要什麼呢?

需求一:流通環節松綁

  “問題的癥結並不是生産建設,而是要松綁流通環節、尤其是二手房的流通環節,才能保證房地産市場的順利發展。”潘石屹指出,房地産行業目前的關鍵是政府&&的政策應該對症下藥,解決整個行業的流通問題。“房地産行業的問題並不是生産建設,也不是消費,而是流通不暢。”
  “我沒有搞明白‘振興’的確切含義是什麼。”潘石屹説,“中國幾萬家房地産公司,建房子的能力已經非常強了,設計房子、建房子的質量水平可以跟世界任何一個發達國家相媲美。在上述各個環節,房地産業似乎都沒有振興的需求。”
  在他看來,中國房地産的問題主要出在流通環節,二手房的流通環節有很多障礙。這些限制政策都是出於對炒房問題的擔憂而規定的。但是房地産行業本質是市場,重要的是要流通。
  “在房地産市場中,需求若沒有啟動起來,只是簡單給房地産行業注入資金,將會形成惡性循環。房子的空置率也會增加,銀行呆賬和房屋空置都會造成新的浪費。”潘石屹説。

需求二:政策配套

  “從2004年開始,政府&&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房地産的政策。2008年房地産形勢急轉直下,去年下半年,各個部門和地方政府為了搶救房地産行業,&&了一些零星的、不配套的政策,政策的條數很多,但操作性不強,不配套。尤其是流通環節的政策更混亂,與目前的形勢不相符。”在潘石屹看來,目前房地産業最大的癥結是政策不配套。只要政策能夠配套,是否出一個新的政策其實關係不大。
  “房地産行業在過去的三四年總是怕政府&&新的政策,每次政府要&&新政策時,房地産開發商都提心吊膽,心驚肉跳。‘國八條’、‘國六條’&&時的情況都是如此。但房地産市場在2008年持續低迷了一年,房地産開發商開始盼政策,盼望能&&政策振興這個行業。網上的傳言很多,各個地方政府和部門&&的政策也很多。目前房地産行業可能面臨政策最混亂的時期。”權威人士透露,正在接受審議的房地産業長期規劃可能取消“二套房”限制政策。
  面對混亂的政策,潘石屹就指出,各種各樣的政策必須要先在政府部門內部協調好。只要政府的各個部門互相協調好,問題往往就很容易解決。

業內也有否潘説

  雖然有潘石屹這樣的開發商不看好房地産業再&&和振興相關的新政,業內仍然存在不同聲音。
  克而瑞(中國)首席研究員陳嘯天就認為,國家制定十大行業振興規劃,將對這些遴選出來的行業給予支柱性産業的地位和待遇。而此次房地産業沒能進入十大行業,在行業政策等待遇上可能會受到影響,更為重要的是對房地産信心的影響,將推遲房地産整體回暖的進程。
  “最明顯的就是影響政府財政收入。”陳嘯天認為,房地産業的持續低迷,勢必導致政府財政收入減少。“2008年,由於房地産行業不景氣,土地出讓收入同比減少了20%,政府收入已經減少了2400億元。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縮水程度更為嚴重。財政收入下降將制約國家2009年加大投資、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實施力度。”陳嘯天説。
  “此外,房地産沒進振興規劃還會加大就業壓力。”陳嘯天分析,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大批中小企業倒閉,大量工人失業,這個問題如果不能穩妥解決將直接影響到社會的穩定。而房地産業及其上下游産業能夠吸納大量的就業人口,房地産業回暖速度的延緩,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整個社會的就業壓力。

  相關稿件
潘石屹:地産商降價與否取決於資金鏈 2009-02-20
潘石屹&&:萬科“降價銷售”判斷很正確 2009-02-13
潘石屹“潑冷水”:北京樓市5月份也難見底 2009-02-02
潘石屹3項樓市提案被評:代表了自己的利益 2009-01-15
潘石屹認錯:酒店違規係自查發現 200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