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2-18 作者:徐虞利 來源:上海證券報 |
|
|
“他是學者型領導人,全局把握能力很強,無論是中鋁的快速發展,還是港中旅的壯大,熊維平都做出了很大貢獻,此次他回歸中鋁面臨的挑戰也是巨大的。”一位熟悉熊維平的業內人士如是評價。195億美元注資力拓最後是否能夠成功?中鋁能否走出行業低谷繼續擴張?三大主業如何再上層次?這些都是擺在熊維平這員中鋁“老將”面前的難題。 “熊總理性開放,胸懷抱負不會亞於前任肖亞慶。”業內人士説。資料顯示,熊維平是學冶金技術出身,1973年在江西冶金學院學習,1976年後任冶金部南昌有色冶金設計院技術員,1980年後在中南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並任教,1984年後在校攻讀礦物工程博士學位;1988年後任共青團湖南省委副書記、全國青聯常委。1993年後歷任中南大學校長助理、國際經貿學院院長、常務副校長兼國際經貿學院院長、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這期間熊維平在北大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師從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從事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問題研究,之後回校一手創辦了經管學院。他可以説是技術與經濟管理兩方面都具備紮實專業知識的複合型專家,尤其是他對資本市場的研究有獨到之處,並發表了相當多的研究文章。 在原中國有色總公司解散後,國家擬成立中國鋁業集團、中國銅鉛鋅集團和中國稀有稀集團三大公司,熊維平進入有色行業。與熊維平共事過的有色行業高層人士告訴記者,在中鋁組建、資産重組以及中國鋁業香港上市方面,熊維平都起了主導作用,尤其是2001年“9.11”事件後,全球資本市場低迷,中鋁卻在當年10月成功上市,熊維平功不可沒。 2006年6月起熊維平赴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任副董事長、總經理。2007年,在國資委的牽線搭橋下,港中旅反並中國中旅,並在一年半時間內完成了整合工作。 此次熊維平回歸中鋁,恰逢中鋁鉅額注資力拓談判剛剛完成,但力拓股東大會是否通過交易,相關政府審批能否完成仍是未知數。上述高層人士&&,熊維平上任後擔子不輕。今後中鋁如何在框架下完成與力拓的整合,處理好中鋁母公司與上市公司之間的關係,充分發揮實力,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 肖亞慶任內正逢有色金屬景氣周期,中鋁近幾年業績頗佳,其上市公司中國鋁業的凈利潤在2007年達到102億元,較2004年大幅上漲65%。但該公司在今年1月22日&&,受到國際市場低迷的影響,2008年全年凈利潤將下滑超過50%。而母公司中鋁去年收入也有所下降,利潤大幅下降至20多億元。上述高層&&,在行業低谷如何率領中鋁突圍,是熊維平第二個難題。 目前中鋁已確定鋁、銅、稀有金屬三大主業方向,“但中鋁只在鋁業方面奠定了絕對實力,如何擴大已具産業鏈框架的銅業規模,同時真正把稀有金屬産業做大,這是熊維平的第三個挑戰。”該人士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