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2-09 作者:胡學文 來源:證券時報 |
|
|
著名經濟學家、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厲以寧上周末在深圳&&,國家4萬億投資在春節後逐漸顯效,本輪經濟下滑有望在今年一季度走出谷底。不過,按照經濟學原理,
就業變動周期一般滯後於經濟運行周期,所以就業下滑趨勢還將繼續。他同時&&,非常讚同在現階段推出創業板,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厲以寧是在出席由招商銀行舉辦的財富大講壇時作上述&&的。他認為,我國經濟在去年四季度的表現主要由三大原因導致:一是美國金融危機的直接衝擊對我國經濟影響日益突出;二是我國經濟經過多年持續高增長,自身迎來了發展拐點;三是我國面臨經濟轉型,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但繁榮掩蓋了危機。他&&,雖然經濟顯現復蘇跡象,但就業谷底的到來還取決於接下來國家是否採取更有力的刺激措施。
厲以寧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存在三大顯著特點:一是“怕冷”不“怕熱”,即經濟熱一點沒問題,但只要GDP一下降,經濟一遇冷就很容易引發很多問題;二是“剎車”容易啟動難,原因在於經濟“剎車”的主動權掌握在政府的手中,只要經濟過熱,政府就收緊銀行信貸,經濟很快就會“剎車”。而經濟啟動的主動權則掌握在老百姓的手中,如果老百姓感覺經濟前景不妙,就會不約而同減少消費,經濟增長自然立即下降;三是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失業遠比通貨膨脹讓人擔心,因為一旦失業率高漲就很容易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
就目前的經濟發展問題,厲以寧建議國家4萬億投資應更多地投向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這樣對解決就業問題和促進經濟增長的效果都會更為明顯。他還建議,有實力的企業應該利用當前時機加大人才儲備、資金儲備和新技術、新産品的積累。“我不讚同經濟‘過冬’的説法,建議用經濟休整比較貼切,只有在以上方面做好準備工作,企業才能在經濟復蘇時贏得先機。”厲以寧説。
就與會人士提出是否應該限制大小非的問題,厲以寧&&,大小非問題不應該人為制止,而應該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在股市恢復過程中逐步自行消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