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六:中國應對危機應採取更加大膽策略
    2009-01-12    作者:蘇群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從中長期看,中國對於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最佳應對策略,不應僅僅局限於守勢,也應該展現更積極、更主動的姿態。”在政協湖南省第十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政協委員、高盛集團董事、總經理胡祖六在大會發言中作如上&&。
    他説:金融危機既給了中國發人深省的教訓和啟示,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戰略發展機會。防守也許可以增添一些短期的安全感,但只有採取更加大膽的進攻型策略,中國才能把握危機所創造的中長期機會。
    他提出的具體應對措施是:一、積極實行資本輸出;二、深化金融改革與開放;三、加強國際雙邊與多邊合作。
    在談到積極實行資本輸出時他&&:中國作為一個儲蓄過剩、國際收支長期盈餘的債權國,實行資本輸出是一個基本的宏觀經濟趨勢。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産生的一個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國際市場流動性乾枯,信心脆弱,不少品牌優良,擁有知識産權和行業核心競爭力與全球市場領導地位的歐美藍籌公司,股票與債券價格跌到歷史低谷,呈現了極具吸引力的投資價值。另外,中國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競爭格局的需要,也要求中國企業走出去。而全球金融危機為中國金融機構與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收購與財務投資的機會。無論是歐美發達國家還是新生市場國家,合適的投資目標數量大大增加,投資價格大大降低。而中國企業所面臨的海外政治、監管及保護主義障礙也因全球金融危機而大大降低。
    胡祖六委員提醒,我們絕不能誤讀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教訓,以為只要閉關自守,繼續關閉境內金融市場並無限期維繫人民幣資本賬戶的不可兌換,中國金融體系就可以高枕無憂。中國不但不能因為這次金融危機而放慢甚至停止開放,反而應當主動深化國內金融改革,加快金融開放步伐。歷史表明,不管國際經濟金融環境如何變化,只要中國堅持開放,中國就能享受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好處。
  相關稿件
深圳多項措施應對危機 困難企業不裁員可獲補貼 2009-01-06
印度的金融危機應對危機之道 2009-01-05
應對危機:寧夏高載能工業重獲政策支持 2008-12-30
法最大汽配商將裁員千人應對危機 2008-12-12
中國應對危機態勢從被動變主動 200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