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稱為世界投資大師的吉姆 羅傑斯(Jim
Rogers)對中國農業、農民問題也開始發話了。
在北京舉辦的商品投資報告會上,談到此次席捲全球的糧價飛漲,羅傑斯&&,此番全球米價飛漲的主因是通貨膨脹。他&&,中國農民將獲得豐厚的回報。“在中國,政府現在非常重視對農業的投入,隨着上百億對農業領域的投入,未來10年至15年中國的農民最富有。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農民會樂於種地,他們在每公頃土地上的投入會有很豐厚的回報。”
“此番全球米價飛漲的主因是通貨膨脹”,如果不是翻譯上的問題,那麼,這個説法是有問題的。全球米價飛漲導致通貨膨脹,糧價上漲是因,通貨膨脹是果。對於羅傑斯關於“過去30年,東南亞地區長期的輕農政策,導致人民不願意種地,更多農民涌向城市,或者從商或者務工,其後果是隨着人口增加,糧食供給不斷減少,供需失衡導致糧價上漲”的説法,筆者十分贊成。
關於中國的糧食問題,中國的農民問題,羅傑斯對現階段中國政府的支農政策看的是準的。正是由於從2003年以後,中國高度重視解決“三農”問題,才使8億農民收入有了一個穩定的增加,才使農業經濟有了一個穩定的增長,也才使8億多人口能夠穩定下來。也正是2003年以後國家對農業的重視,才使得我國糧食取得了連續4年的豐收,使得國庫糧食滿倉、豐裕,從而使得中國在這次世界性糧荒面前顯得平穩、鎮靜,用溫總理的話語就是“手中有糧,心裏不慌”。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農業存在的潛在問題是嚴重的,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及時解決,糧食安全的基石就不會穩固。
從改革開放以後,在上個世紀的80年上半期,隨着農村聯産承包制的推行,農村生産力的大解放,我國農業出現了一個最好發展時期。2003年到2005年,隨着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對農業包括全面取消農業稅、補貼種糧農民等各項惠農政策的實施,我國農業再次迎來了一個良好發展階段。這兩個良好階段集中表現在,糧食相對收益較高,農民種糧積極性高漲;城鄉收入比縮小;農村勞動力務農與進城務工收入差距不大。除了這兩個階段以外,我國農業一直沒有走出農業生産的怪圈,即:糧食、農産品出現問題了,發生通貨膨脹了,想起了農民、農業,加大了對農業的政策支持和投入,然後,農業起來了,糧食和農産品供給充足了,又對農業、農民重視不夠了,結果糧食、農産品價格又下來了,農民利益受到損失,糧食、農産品又出現問題又發生通貨膨脹,政府再次重視起來……。近幾年,我國農業形勢出現了一個好的局面,但是,進入2006年下半年以後,農業生産資料價格的上漲,農業的生産環節成本大大增加,加之,流通、批發、銷售環節紛紛向生産環節攫取利潤,一邊糧價上漲,另一邊直接從事糧食生産的農民卻沒有得到利益。種糧不賺錢甚至賠本,誰願意種呢?農民不願意種糧,沒有一個調動農民
種糧積極性的長久政策和機制,糧食安全就無從談起,“農民成為最富有者”更是笑話。
實踐已經證明,必須走出中國農業的怪圈,才能穩定糧食安全的根基;農業問題僅僅依靠市場這個無形的手是不夠的,還必須依靠政府調節這個有形之手。當前,政府要做的除了利用行政手段保住18億畝耕地紅線以外,關鍵在於提高農民直接生産收益。現在,不在於糧食價格漲多高,而在於在糧價上漲中種糧者是否能夠真正得到好處。政府要保證價格變化傳導到生産者的這個傳導機制的靈敏和通暢。這樣,才能保證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即如羅傑斯所言:“一旦農民富有,種地比出去務工好,供應就會增加,價格自然就會下來。”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中國如果實現了羅傑斯所期望的,“未來10年至15年中國的農民最富有。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農民會樂於種地,他們在每公頃土地上的投入會有很豐厚的回報。”那麼,就不僅只是解決了一個糧食安全的問題,而是中國社會、經濟將會出現又一個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將會邁上一個更高、更堅實的&階,中國就真的富強起來、復興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