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出任國務院副總理:解困高手的新征程
    2008-03-19    作者:謝靜 李媛    來源:國際金融報

  10年的銀行業經歷,使王岐山在運用現代金融工具上日漸成熟,也為他成為政界中的金融專家打下堅實基礎

  3月17日,59歲的王岐山在3個月的“蟄伏”之後,出任國務院副總理。此前,國內外媒體早有猜測,FT中文網的報道曾稱“王岐山即將出任國務院副總理,他在推行銀行及證券業改革方面有着良好的記錄。”
  一向被業界公認“具有金融市場直接體驗”的王岐山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焦點。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王岐山就已經站在中國金融改革的前沿。從1988年任中國農業信託投資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開始,他便直接涉足金融領域。
  在王岐山的履歷中,有幾件事值得特書一筆:
  1993年6月,在他調任央行副行長期間,主導央行加強金融監管,全面整頓亂放款、亂拆借等違規經營行為,一舉扭轉當時通貨膨脹壓力劇增、金融秩序一度混亂的局面。
  1994年,出任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在他主持下,建行與美國著名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公司合資成立了中國大陸第一家真正的投資銀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10年的銀行業經歷,使王岐山在運用現代金融工具上日漸成熟,也為他成為政界中的金融專家打下堅實基礎。
  而為王岐山贏得國際讚譽的,是他在1997年出任廣東省常務副省長期間,以高超的手腕妥善處理了涉及130余家銀行債務的廣信破産難題。此舉被業界譽為“近乎完美”,不僅化解了廣東的金融風險,也對中國金融業改革産生了深遠影響。在此一役中獲得的金融經驗,加上對美、韓等國化解金融風險手段的借鑒,更讓他在隨後而來的粵海債務重組案中大放異彩。
  兩年後,王岐山返京,出任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稍作停留,便於2002年11月出任海南省省委書記,再次直面經濟改革實踐。
  當時的海南正處於因房地産泡沫破裂而造成的經濟低潮。王岐山在到任的一個月內,就拿出“由海南省自行處理其不良資産”的方案,承諾海南將不享受中央政府處理壞賬的優惠,而是通過一系列發展措施改善當地經濟環境,從根本上解決海南面臨的經濟難題。
  半年之後,王岐山再度被緊急抽調,擔任北京市代市長,這次需要他挑起的重擔,是防治SARS疫情和對北京2008奧運會進行資本運作的雙重任務。
  2007年11月底,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救火隊長”、“解困高手”的王岐山卸任北京市市長,新晉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但短暫的休整意味着更大的期待。
  前路漫漫,擁有高級經濟師頭銜的王岐山在新征程上要如何“救火”“解困”,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稿件
《金融時報》發布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調查結果 2008-03-19
任志剛&&:美國次貸事件無損香港金融結構 2008-03-18
上海正式建立金融服務協調機制 2008-03-18
央行對抗災減災等金融服務進行調研 2008-03-17
英《金融時報》:英政府欲售英國能源股權 200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