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B2B業務掌門人衛哲:我是阿里自家人
    2008-03-19    作者:劉洋    來源:國際金融報

  3月18日,北京,阿里巴巴上市後第一份財報出爐,衛哲打着一條象徵“喜慶色彩”的紅色領帶端坐&前……
  最年輕的全球500強企業掌門人,職場三級跳的典範,十足的金領,風光無限的阿里巴巴B2B業務掌門人,以上詞彙都被經常用來描述衛哲。在阿里巴巴工作,衛哲身上的光環似乎更亮了。阿里巴巴給了衛哲一份最體面的工作,當然這也絕不是一份簡單的工作。

金領的亮眼簡歷

  對於不少初涉職場的新人來説,衛哲是值得崇拜的偶像,而更多的人則希望能夠像他一樣迅速取得成功。談起自己的經歷,記者面前的衛哲似乎有些掩藏不住自己內心的得意,他搶過記者的話頭説:“還是我來替你總結一下我的經歷吧。我的經歷其實不複雜,可以説是用兩個7年,經歷了兩個行業和4個公司。而且還幹得都不錯。”
  雖然是輕描淡寫,但衛哲一語帶過的卻是一份讓人再羨慕不過的簡歷。1993年,大學畢業,進入上海萬國證券公司,第一份工作是翻譯兼秘書。從秘書到一個部門的負責人、再到萬國證券資産管理總部副總經理,只用了1年時間。隨後,轉去普華永道擔任高級經理。做到東方證券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時,只有28歲,是中國七大證券公司中最年輕的投行總經理。2000年開始,投身零售業,出任百安居(中國區)執行副總裁兼財務總監。2002年,出任百安居(中國區)總裁,年僅31歲,成為世界500強最年輕的中國總裁。現在,又在全國最大網絡公司阿里巴巴裏謀到一份股份僅次於馬雲的工作。
  有了這樣一份簡歷,衛哲有資格為大多數職場人上一堂生動的職場課。他確實也是這樣做的,他寫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金領》。他告訴記者,自己最後的職場歸宿是校園,如今的工作積累都是為了有一天可以在課堂上講解最生動的案例。

跨過低谷拓新路

  衛哲的職場經歷看起來那麼完美,然而,這卻不是他的全部。“這是我人生的最低谷。”衛哲在總結他的1995年時聲音有些低沉。那一年,他遭遇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重大打擊,年輕的翻譯官姐姐在日本阪神大地震中罹難。同年,衛哲所在的萬國證券被收購。他不得不一邊默默安慰已經上了年紀的父母,一邊為自己的未來規劃新的出路。
  如今,談起那段過往,衛哲已然釋懷。對於家庭,他已成長為支柱,曾經為了離家近一些,推掉不少需要在海外工作的機會。對於事業,他甚至可以自我解嘲般地説:“工作的前7年,我所在的公司都在被別人收購,工作的後7年,我所在的公司終於可以收購其他公司。”
  除了1995年的人生低谷,衛哲的職業生涯也並非順風順水。“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的每一次跳槽,都是降薪和降職位。”衛哲這樣概括自己的跳槽經歷。雖然,衛哲在新的工作中總是很快實現了升職和加薪,但是,這其中甘苦自知。
  從萬國證券轉到永道,衛哲被當年多少渴望進入外資公司的同齡人羨慕,但是,對於他來説,卻是克服從有司機和秘書到被30個人管的心理落差。永道被收購,當時身處英國的衛哲,由於更接近核心層,清楚意識到隨着兩家公司整合,此前被承諾的合夥人位置恐怕沒有了。離開還是繼續堅持,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題。來到百安居(中國區),從1家門店奮鬥到50多家門店,衛哲逐漸用業績克服了同事們對他這個零售行業新人的不信任。
  離開百安居,衛哲又一次面臨考驗。一個初涉網絡的新人,是否能把阿里巴巴帶上一個新高度。他的第一份成績單,阿里巴巴上市後第一份財報在3月18日出爐了。而這個考驗,才僅僅是開始。

“我是阿里合夥人”

  雖然經歷了不少的溝溝坎坎,衛哲卻總能成功跨越過去。同時,這些溝坎,甚至成為他如今的“財富”。曾經有人評價,完美職業經理人應該具備很多要素。良好的無障礙交流外語能力,財務、銷售、管理等多方面的學習工作背景,同時又必須有在國有、外資等不同性質企業中的工作經驗,還要具備跨行業工作的能力。這一切衛哲幾乎都符合。
  在多個場合,衛哲對於自己職業經理人的名頭始終定位很清楚。然而,來到阿里巴巴,他卻不再願意稱自己為職業經理人。
  當記者問到,馬雲選擇他,是否因為他是一個上市公司需求的“完美職業經理人”時,他立刻糾正説:“在阿里巴巴,我是公司合夥人,已經不是職業經理人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説,衛哲是有“合夥人”情結的。當初他離開被收購的永道公司,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合併後的普華永道,他看不到成為合夥人的前景。職業經理人的衛哲把百安居帶到了新高度,也許正是合夥人的身份才誘惑衛哲轉而投身阿里巴巴。合夥人,另一個層面的意思則是自己人。
  經過一年在阿里巴巴的工作,衛哲越來越“自己人”。即使談到家鄉上海,衛哲也顯得十分“敬業”。也許是由於阿里巴巴總部在杭州的緣故,衛哲談起上海時更多讓自己“置身事外”。他説:“我在阿里巴巴上市公司CEO的位置上,也就代表我所説的每一句話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意見。”
  正因為如此,他能夠把上海看得更清楚。他清楚地意識到上海近幾年遭遇到了外貿瓶頸,他也知道,阿里巴巴在上海還沒有能夠打開中小企業市場。但是,當被問及阿里巴巴有沒有可能把總部搬到上海時,他笑着説:“沒有道理因為那一塊地方的業務薄弱,需要扶持,就把總部搬到那裏去。”
  打理得毫無皺褶的名牌西服,梳得一絲不亂的頭髮,衛哲的外表輕易讓人相信他是一個上海男人。然而,阿里巴巴的工作經歷,似乎讓他骨子裏多出了一點“阿里人”的味道。當被評價為和馬雲在氣質上越來越相似時,他神秘一笑,説:“我們確實有點像。”

  相關稿件
突現ICANN列表 阿里巴巴小動作透露大計劃 2008-03-14
阿里巴巴在全國各大城市大規模網羅銷售人員 2008-02-25
微軟舞劍雅虎意在阿里巴巴 2008-02-20
“微雅戀”升溫阿里巴巴未雨綢繆 2008-02-19
阿里巴巴:試水“網上軟體超市” 200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