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中國不急於開放所有資本項目
    2007-10-19    宋薇萍 張競怡    來源:《國際金融報》2007-10-19 第01版

  10月18日,黨的十七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十七大新聞中心接受媒體採訪時説,中國不急於把所有的資本項目都開放,如果對國民經濟有好處,有條件,就開放一部分。
  周小川&&,利率提高將有助於減少流動性,央行將加大力度吸收流動性,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而對於近期瘋狂上漲的股票市場,他&&,央行對資産價格保持一定程度的關注,要防止資産價格出現泡沫。中國不謀求過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同時要追求物價穩定。儘管存在一些爭議難點,但是存款保險機制的建立不會等太久。

資本項目可兌換尚無時間表

  周小川還重申,貨幣政策工具並不適宜直接調節資産價格。人民幣匯率改革方向不變,要讓市場供求在人民幣匯率改革中起更大作用,將來要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和資本項目可兌換,但資本項目可兌換沒有時間表。
  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康向本報記者&&,“資本項目可兌換一直在説,對於其什麼時候開發,尚無時間表,周小川的講話秉承了以前的立場,也反映了我國政府對資本市場的一種預測與展望,即資本項目不應急於開發,即使開放也要更加慎重。”
  監管層對於資本項目措辭如此謹慎,其原因在於這個目標對於中國來説較大,也較難。上海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彥認為:“資本項目開放具有很多的層次,中國現在只處在非常初步的階段。真正的資本項目開放只能説是個方向,要達到目標還很遙遠。”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中國已經放鬆或部分放鬆管制的資本項目就有20至30項。目前,中國資本項目開放還比較緩慢,而這種狀況也使中國避免了一場場金融浩劫。
  “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及當前美國的次貸危機,中國之所以能倖免,主要就是受益於資本項目不可兌換。”李康説,“目前中國QDII、QFII完全都夠用,資本項目可兌換也沒有到了非開放不可的地步。如果什麼人叫囂資本項目可兌換目前階段一定要完成,那我們一定要深悉其代表的機構與利益集團。”

資本項目開放不宜操之過急

  那麼,資本項目開放是否沒有好處?其實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對於有效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具有不小的作用。如果中國放寬國際直接投資限制,比如讓外國企業無條件參股金融企業、跨境股權置換、跨境收購等則可以讓國內産業更好地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對於中國企業來説,外國戰略投資可以加快其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潘正彥指出:“資本項目開放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分享全世界的資金。”他還指出,外資最希望中國金融業的開放,在中國簽訂的WTO合約中,中國承諾將向世界逐步開放金融業,而其中對於證券業的開放,中國給出了較為苛刻的條件。
  中國如此努力控制資本項目開放的節奏,是因為推進資本項目開放是把雙刃劍。從積極意義上講,實現資本項目不但增加國內資本市場活力、優化配置,還可降低監管的高昂成本。但是,潘正彥指出:“一旦操之過急,這將影響國內市場的波動,輕則加快通貨膨脹,重則引發金融危機。”不過他認為,現階段的資本項目開放還不太會引起這麼嚴重的後果。
  但是,控制這個開放過程是困難的,中國貿易不斷擴大,資本項目可能混入經常項目逃避管制。潘正彥分析,另一方面,比如2007年推出的港股直通車,雖然國家可以控制資金出去,但無法預料資金的回流,如果香港股市衰退,資金回流是攔不住的,好在現在出去的資金還是少量,否則後果無法預計。
  對於周小川“央行將加大力度吸收流動性”、“人民幣匯率改革方向不變”的表態,李康向本報記者&&,“這意味着今後只要流動性不斷,央行加息將不會停止,這也是中國政府對西方國家要求人民幣匯率升值的一種正面回應,即讓市場來決定匯率浮動的正常範圍。”
  為了抑制通貨膨脹預期,2007年初以來,中國已經5次上調基準利率,8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此外,中國還於8月15日起將利息稅稅率從20%下調至5%。

  相關稿件
周小川代表:吸收流動性還可加大力度 2007-10-19
周小川:我國金融市場發展仍面臨四個問題 2007-09-04
周小川:中國正積極考慮籌建存款保險公司 2007-08-03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不排除進一步加息 2007-06-27
周小川&&:是否再加息要看5月份CPI數據 200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