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前召開的“2007年鋼鐵形勢與投資高層論壇”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顧問吳溪淳&&,我國鋼鐵企業的聯合重組還要走很長的一段路,已經開始的還有待總結經驗;沒有開始的還在等待政策或等待推動的動力,因此“需要耐心等待”。他還&&,對中國鋼鐵産品出口的增加不應過於擔憂,因為中國進口原料,然後出口産品,不僅沒有實現進出口總額的平衡,還仍然處在逆差階段。
整合遲早會來
在“2007年鋼鐵形勢與投資高層論壇”上,吳溪淳説,當前,我國鋼材中的中低檔産品對國際市場依存度大,受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增大,國內市場出現嚴重供大於求的危險因素增加,國內市場激烈競爭,使企業優勝劣汰的局面遲早會到來。這是我國鋼鐵工業由大向強轉變的必經之路和必受的戰鬥洗禮。 上半年,我國鋼坯鋼材折合凈出口粗鋼3065萬噸,日均凈出口粗鋼16.93萬噸,如不控制,相當於全年凈出口粗鋼6180萬噸水平;上半年日均産鋼131.25萬噸,如下半年沒有新增産能發揮,則相當於全年産鋼4.79億噸水平。“從産量上來判斷,截至上半年,我國已具備5億噸以上的鋼生産能力,並且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鋼材不存在對外傾銷
2006年,我國進口鋼材1851萬噸,平均到岸價1071美元/噸;同年我國出口鋼材4301萬噸,平均離岸價610美元/噸,但進出口價格的懸殊差距,並不能簡單認為是中國存在對外傾銷鋼材現象。 吳溪淳&&,我國鋼材進出口現狀是:鋼材消費品種結構中,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産品自己生産滿足不了需要,仍要進口,中低檔産品在滿足國內需求後還有能力出口。 與會專家&&,前者的絕對進口價格高並不奇怪,後者的絕對價格低,源自品種結構中高附加值産品比例低,其進出口單價在扣除進口運費後其實相差很小。普
通品種鋼材的進出口單價在扣除進口運費後相差很小。例如普通中厚寬鋼帶2006年進口68.82萬噸,平均含運費到岸價486.12美元/噸,我國出口
505.50萬噸,平均離岸價454.53美元/噸;進口普通熱軋薄寬鋼帶,平均到岸價482.66美元/噸,我國出口平均離岸價456.64美元/噸。吳溪淳認為,我國大量出口的普通板帶材與進口價格基本處於同一水平,根本不存在中國對外傾銷鋼材的問題。 吳溪淳&&,對中國鋼鐵産品出口的增加不應大驚小怪,中國進口原料出口産品不僅沒有實現進出口總額的平衡,還仍然處在逆差階段。2006年,中國鋼鐵行業的産品進出口和原料進出口貿易額平衡後仍為逆差162.16億美元。“在世界經濟增長較快,鋼鐵總體市場需求旺盛的情況下,某些人一方面指責中國政府和中國鋼鐵企業‘不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另一方面,在中國政府已提高出口關稅情況下,對他們自己由於市場需要而提高從中國進口價格,抵消中國控制出口的政策效應視而不見,這難道公平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