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海歸碩士章文琼高票當選浙江永嘉縣巽宅鎮小坑村村主任,對於章文琼這一年的工作,村民們讚不絕口,對他給村裏帶來的變化如數家珍:村裏5公里泥巴路變成了水泥鋪的康莊大道;裝了路燈40盞;7個自然村戶戶通上了自來水;建起了公廁、圖書室、電子信息閱覽室;設立了村裏的“教育獎勵基金”、“醫療救助基金”、“老年補助基金”……
日前,浙江永嘉縣巽宅鎮小坑村村民章永川從圈裏一頭梅花鹿的小腦袋上割下了一對鹿茸,用它換來了3000多元錢,這是他今年5月底投資建起的養鹿場回報給他的第一筆錢。儘管跟他近百萬元的投資相比,這3000元實在是個小數目,但章永川還是興奮不已:“這傢伙長錢還真快!”
章永川本來是在甌北開廠的,如今在老家養鹿,是被“海歸村主任”章文琼“請”回來的。
“海歸村官”上任一周年
2006年7月28日,海歸碩士章文琼高票當選巽宅鎮小坑村村主任,對於章文琼這一年的工作,村民們讚不絕口,對他給村裏帶來的變化如數家珍:村裏5公里泥巴路變成了水泥鋪的康莊大道;裝了路燈40盞;7個自然村戶戶通上了自來水;建起了公廁、圖書室、電子信息閱覽室;設立了村裏的“教育獎勵基金”、“醫療救助基金”、“老年補助基金”……
“我知道文琼會為村裏帶來改變,但沒想到會變得這麼快這麼大!”一年前主動讓賢的老村長章厚進感慨地説,村裏變漂亮了,連人氣都旺了,現在已有20多名在外地經商或打工的人回到村裏搞新農村建設了。
而這些回鄉創業的人,其中有很多正是章文琼“請”回來的農業經濟“帶頭人”。
請回“經濟帶頭人”
章文琼明白,搞基礎設施建設,把村子變漂亮,只是搞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方面。要看“面子”,更要看“裏子”,“裏子”是什麼?是要搞經濟建設,讓村民實實在在賺到錢,家家富起來。
章文琼也明白,在這個窮山村發展經濟,要從見效快的項目入手。搞發展就得有投資,有投資就存在風險。但不能讓窮村民冒險,窮村民也沒有本錢冒險、不敢冒險。那怎麼辦?——請回一些在外經商的能擔得起風險的村裏人,回到村裏做“帶頭人”。
章永川就是章文琼請回來的“帶頭人”之一。章永川在甌北辦有一家工廠,章文琼請他回村實施一個自己反復考察、論證過的重點項目——建梅花鹿養殖基地。這個項目投資大,村裏只有章永川擔得起這個風險。
養殖種植兩手抓
5月28日,章永川迎來了他花近百萬元從長白山引進的60隻梅花鹿,45隻公的,15隻母的。前不久,這60隻梅花鹿變成了62隻——生了一對鹿寶寶。
據從長白山派過來的技術指導、養鹿專家呂興國介紹,從這些梅花鹿到這裡50天的情況來看,它們不僅完全適合在這裡生存繁殖,而且比在長白山更好。這裡溫差不大,水質無污染,草資源豐富。更難得的是,這裡産出的鹿茸裏的血沒有經過提煉,叫“血茸”,其價值更高。而在長白山梅花鹿繁殖基地,它們根本吃不到像小坑村裏這麼優質的草。
呂興國説,一頭成年梅花鹿一年可收割鹿茸兩次,價值約8000元,加上母鹿的繁殖,章永川的百萬投資3年即可收回。
章文琼跟章永川商討了一個美好的構想:在這個養鹿場獲得成功後,村民們可以低價從場裏買小鹿養,再不需要花幾萬元去引進。也可以到場裏租母鹿養,付點租金,養上一年,生下的鹿寶寶歸村民,只把母鹿送回場裏。這樣,村民資金投入很少,風險很低。
現在的章永川很少回甌北,廠裏的事大部分交代給別人打理,自己除了鹿場,還正在建“農家樂”呢。他説:“以前是想把這裡當成副業搞搞,現在這裡卻變成主業了。”
章素珍是另一位“帶頭人”,她養的是本地雞。現有的500隻本地雞讓她忙得不亦樂乎。她以前在天津做小生意,在媒體上看到村裏來了個海歸碩士村主任,想想自己在外地一年賺幾萬元錢也很不容易,就想還是回家看看。這一回家,章文琼就下了個養雞的“任務”給她。
引回外出做生意的人
章素珍對這個養雞場充滿信心。她説:“我知道大家都在看著我,看我能不能賺到錢。就衝這個,我也得把雞養好!”
除了梅花鹿、本地雞,村民章樂琨養起了靈蛙(哈士蟆),章賢峰養起了食草豬,周九康等6人合夥放養山羊,他們6個人也是最早嘗到甜頭的,羊長得快,已賣出不少,一頭羊就是800元到1000元錢。
章文琼兩手抓,除了養殖業,還有種植業。目前,村裏已建成百畝茶葉基地、萬株桃梨基地,從美國引進的向日葵也整整種了100畝,眼下正競相綻放呢!
過去沉寂的小坑村,正一步步成為由熱鬧的“動物園”和美不勝收的“植物園”構成的“高效經濟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