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科:創辦游戲學院 游戲産業的幕後英雄
    2007-07-17    陶濤    來源:中國青年報

    游戲學院的課程體系原計劃是每12-18個月進行一次全面升級,可事實上,不到3年的時間課程體系就已經升級了5次。2007年6月15日,在游戲學院V4.0課程體系的發布儀式上,作為游戲學院項目的創辦開發者,北京匯眾益智科技有限公司(游戲學院)董事長李新科認為:“這一方面説明了我們的游戲産業發展速度非常快,另一方面則反映了匯眾益智追求不斷創新變革的發展理念。”
    以“打造中國數字娛樂職業教育第一品牌”為己任的李新科,又朝自己的目標邁進了一步。
    李新科正是在21世紀初的2004年,開始了他培養游戲人才的創業歷程。

公務員下海做起了職業培訓

    “我創業應該屬於比較晚的。”39歲才開始創業的李新科笑着説,創業之前的他已經有了17年的工作經歷。1987年大學畢業後他進入國家科委當了一名公務員,3年的科技管理、3年的科研開發、6年的市場管理工作,李新科在這12年裏全面了解了當時中國IT産業的發展狀況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IT要發展,人才是瓶頸。李新科在1999年下海,出任北大青鳥APTECH公司的銷售總監,並在當時開創了全國授權培訓的新模式。這套模式使得該項目到目前為止在全國IT培訓市場的地位依然牢固。
    當APTECH培訓項目逐漸成熟時,李新科覺得自己有很多更好的想法,卻沒有發揮的舞&。不久,他就成為北京國信貝斯軟體公司的副總裁。2002年7月,他又出任了香港即時科研集團副總經理,負責北京業務。在那裏,李新科成功地將公司從産品開發轉型到了職業培訓,並以授權培訓的模式在全國範圍推廣Linux職業培訓,首次實現了公司的盈利。
    2003年國內的游戲市場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壯大,做職業培訓的經驗告訴李新科,發展迅猛的游戲産業肯定會面臨人才匱乏的問題,於是,他腦海中就産生了關於游戲人才培訓的項目。

不能保守但必須穩健發展

    “能看到這個新興産業的發展,我思想上肯定不保守,但也不能激進,我時刻提醒自己要穩步發展。”李新科説。
    2004年6月,李新科與幾個同仁籌資100余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創辦了匯眾益智科技有限公司,並把“游戲學院”當做了主推的項目。
    做IT職業培訓時已經培養了眾多的合作夥伴,李新科的游戲學院項目一經推出,就吸引了全國各地眾多的加盟者,游戲學院迅速成長為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游戲人才培養及輸出基地。“正是由於35個合作夥伴的加盟,我們的資金由100多萬元迅速累積到1000多萬元。這麼多年,我們沒有靠貸款和融資,就是靠着這些資金在滾動發展。”李新科説。
    公司剛成立不久,李新科正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整個游戲産業卻遭遇了一場信任危機。2005年前後,一些學生沉迷網游、荒廢學業的事件被媒體報道,社會輿論也開始質疑網絡游戲,而一直得到各級各地管理部門關注與扶持的游戲學院項目也不可避免地被牽扯其中。
    同時,經過近半年的運營,李新科也逐漸發現由於加盟者的培訓水平良莠不齊,學校之間在教學質量上有很大差距,為了維護游戲學院的品牌形象,他開始着手對運營模式進行改造。這次輿論危機客觀上也給李新科改造加盟商創造了機會,他變加盟為直營形式,並停止了與一些不合格加盟商的合作。
    “如果敞開招收加盟者,我們僅加盟費就能賺一大筆錢,但是我們考慮到了公司發展必須穩健,所以從開始就嚴格控制了加盟商的數量。”李新科解釋説。

游戲産業要承擔社會責任

    雖然匯眾益智2004年才成立,但公司的發展速度超出了李新科的想象。2005年中國軟體行業協會游戲軟體分會吸收李新科為常務理事,他在業內也逐漸擁有了話語權。面對輿論對游戲産業的質疑,李新科認為業內應該團結起來,履行游戲産業的社會責任,共同度過難關。
    2005年9月,在協會的支持下,李新科提出了“行業自律”的口號,並有幾十家業內同行共同簽署了《行業自律公約》。公約包括了行業內不搞惡性競爭;教育學生要盡社會責任,開發民族網絡游戲,不去開發倡導色情、暴力的游戲;教育學生學到的游戲技術不能去開發私服、外挂等內容。
    李新科認為,網絡游戲並不都是不健康的東西,還有很多益智類的游戲是積極健康的,社會輿論應該倡導健康游戲的理念。
    他也一直在對公司的員工灌輸責任意識。“學生交了學費,把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間放到我們學校,學校就要對他們承擔起責任。哪怕有的學生原來是玩游戲上了癮,到了學校我們就要管好他,做好思想工作,有針對性地做好教學工作,最後幫助他找到工作。”他説。

實現産學研一體化才是最終目標

    游戲産業依託互聯網,這就註定了其盈利是爆炸式的。游戲學院的老師們都是具有游戲開發經驗的人才,李新科有沒有考慮過把公司轉向游戲開發領域呢?李新科予以否認。
    在他看來,游戲開發的風險與機遇是並存的,甚至風險更大些。“雖然我們的游戲工廠也製作一些游戲,但只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並為學生提供實習基地。我們目前就是要努力打造中國數字娛樂職業教育第一品牌,為游戲産業輸送人才。”李新科強調説。
    目前的游戲學院已經在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設有培訓中心,學員超過1萬人,李新科坦言,也有很多風險投資商找到自己,希望能夠為公司投資,但都被他拒絕了。“我們首先要把基礎打紮實,然後才能在這個平台上騰飛。”
    雖然目前注重的是培養游戲人才,但李新科透露,自己的終極目標還是要做一家“産學研一體化”企業。

  相關稿件
買者自負當以遵守游戲規則為前提 2007-07-11
需警惕工業園用地頻演“狸貓換太子”游戲 2007-07-09
盛大兩款自主研發網絡游戲進入海外市場 2007-06-11
在線游戲將成為互聯網領域的必爭之地 2007-06-07
“超女”厲娜助陣金山網絡游戲 2007-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