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三網融合”的推進加速,彩電行業註定無法保持平靜。5月20日,谷歌在美國正式展出“Smart
TV”,6月2日,TCL在中國發布了基於Android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智能電視作為一個全新的彩電品類正式亮相,讓人感覺耳目一新。儘管谷歌和TCL明確&&,智能電視要走向市場仍舊尚需時日,但在將“概念炒作”視作營銷法寶的中國彩電市場,一些急於翻身的彩電廠家已然等不及。 8月初,打着“智能電視”旗號的産品,開始出現在全國各大家電商場裏。賣場的業務經理一語道破真機,“賣得不好,換個名字,也是一種營銷”,從上周開始,有廠家把庫存的電視都改叫智能電視。 智能電視精髓在於操作系統。以手機行業為例,當前業內公認的幾大智能操作系統有Symbian、Android、IOS、Windows
Mobile等。業內介紹,基於Android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最大的特點是該系統平台對外的統一開放性。它可以把成千上萬的第三方軟體提供給用戶選擇,根據需要個性化安裝。而目前某些“智能電視”的“開放式平台”,並未採用業內公認的智能操作系統,第三方軟體也無法由用戶自行選擇。 此外,“數百種體感游戲”也有誇大其詞之嫌,“俄羅斯方塊”這樣的小游戲也被稱為體感游戲。顧名思義,體感游戲是強調用身體去感受,突破以往單純以手柄按鍵輸入的操作方式,通過肢體動作變化來進行(操作)的新型電子游戲。“單純用遙控來操作、沒有肢體互動,這種游戲根本不是體感游戲”。 由此可看,當前市面上所謂“智能電視”依託的兩大理由——“開放式平台”、“數百種體感游戲”,均屬偷換概念,生搬硬套。這種行為的背後,是企業在技術開發乏力下,無奈走上短視的概念營銷之路。這種“輕技術積累,重概念炒作”的營銷手法不僅誤導了消費者,對彩電業長遠發展也非常不利。 TCL集團工業研究院院長閆曉林曾&&,智能電視系統升級過快,對終端産品的開發上要求很高,以Android系統為例,短短一年多時間內已經從1.5版本升級到2.2版本,“作為後來者需要不斷完善其兼容性”。 非但技術上要完善,從産業政策上講,智能電視與國家現推行的“三網融合”背道而馳,因此在政策上無法得到國家相關部委的支持。隨着國家網絡有限公司成立,“三網融合”工作將提速,強調的是廣電網、電信網、互聯網的融合,三方業務的交叉滲透,而在終端産品上強調電視、手機、電腦的三屏融合,給消費者更多選擇。互聯網電視已取得了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被認為是最佳的“三網融合”實踐載體。 “三網融合”漸成現實,互聯網電視的內容和應用也逐步走向規範。隨着國家互聯網電視許可牌照的相繼發放,包括TCL、長虹在內的多家彩電企業已經與有資質的內容商進行戰略合作,平板電視向個性化體驗和娛樂應用轉型已成必然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