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企在美首擁“基地”
鞍鋼和美國鋼發展公司簽訂協議,進軍美國市場
    2010-05-18    作者:黃燁    來源:國際金融報

    專家稱,中國大型鋼企未來不僅可以在日本、巴西和美國等地繼續拓展市場,更可以在東南亞、非洲等地尋求機會。真正從需求的角度來説,這些地區有着巨大的鋼材消費潛力,還有着巨大的原料資源。
  我國鋼鐵企業將首次在美國擁有自己的“基地”。5月17日,鞍鋼集團正式宣布,鞍鋼已和美國鋼發展公司(SDCO)簽訂了《鞍鋼向美國鋼發展公司進行股權投資協議》等3個協議。這拉開了鞍鋼首次在海外建廠的“帷幕”。
  此舉同樣得到了我國商務部的支持。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昨日&&:“我們會支持中國企業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面採取新的舉措和安排,這樣也會有利於提升中國製造業的技術標準,更好地與國際接軌。”不過,他&&,商務部暫時還沒有收到有關此案的申請。

  鞍鋼巧抓時機

  據悉,美國鋼發展公司由美國具有豐富冶金工業經驗的管理團隊組織策劃,計劃分期建立4個螺紋鋼廠和一個電工鋼廠。目前,第一個螺紋鋼廠選定在臨近客戶、原料供應充足、交通便利的密西西比州阿默利建設,並已獲得密西西比州頒發的環境許可,完成土地平整及鐵路交通。
  根據鞍鋼官網資料,Amory工廠所生産的棒材部分由日本Marubeni公司和鞍鋼承銷,主要供應美國東南部地區,經濟效益可觀。由於在生産成本和環境上具有一定的優勢,該工廠已吸引多方關注。
  “之所以在美國投資建設鋼廠,一是充分利用美國經濟刺激計劃中,關於基礎建設投資的鋼材需求只能由國內滿足的政策要求,填充由於美國國內線、棒材産能不足的市場,在拓展市場的同時,把鋼廠布局到美國。”鞍鋼&&,“二是因為美國的工業化發展成熟,鋼鐵電爐短流程的生産工藝和裝備也很完善。鞍鋼在美國投資建設最先進的短流程工藝,是要用10年左右的時間將此工藝和裝備進一步完善與創新,為在中國工業化後期將該工藝技術引進到中國淘汰高爐流程,從根本上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探索經驗並作好前期儲備。三是培養鞍鋼的國際化經營人才。”
  “從縱向上看,這是我國鋼企做大做強的歷史趨勢,‘走出去’是其必然的步驟之一。從宏觀上講,由於美國經濟仍處於相對的蕭條期,美國相關企業需要資金來進一步填充自己的實力,而鞍鋼恰恰也抓住了這個時機。”蘭格鋼鐵網分析師李釗進一步分析稱,從國家戰略看,我國相關企業也相對地需要將國內高耗能的項目對外轉移,同時還借鑒了國外高端鋼材産品方面的先進技術和優秀的管理經驗。

  避免蹈日覆轍

  事實上,現在不光鞍鋼在美國建廠,國內其他大型鋼企在日本和巴西等地同樣有自己的工廠。今年2月26日,名為“武鋼巴西冶金投資有限公司”的企業正式在巴西相關部門註冊並正式運營。更早在1993年時,國內龍頭鋼企寶鋼就以9000萬日元的資金建立了自己的日本子公司寶和通商,主營寶鋼所需的鋼鐵生産設備、零部件及鋼鐵産品的出口。
  但值得注意的是,從國際視野看,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曾在美國鋼企身上掀起過類似的收購或拓展潮流,但最終只是曇花一現。“這是中國鋼企需要警惕的地方。”李釗指出,儘管現在的國際經濟和金融環境與那時候不同,但從企業自身來説,在相關國家建廠完成後,其更需要適應當地文化,並結合自身實力作出合適的發展戰略。
  此外,李釗還建議,中國大型鋼企未來不僅可以在日本、巴西和美國等地繼續拓展市場,更可以在東南亞、非洲等地尋求機會。“真正從需求的角度來説,這些地區有着巨大的鋼材消費潛力,還有着巨大的原料資源。”李釗説。

  相關稿件
中國鋼企將造訪商務部尋求支持 2010-05-18
鋼企紛紛承認“臨時協議” 2010-05-11
印澳礦石新政引發中國鋼企擔憂 2010-05-05
中國鋼企面臨的問題和對策 2010-04-30
鋼企做大做強就能奪回話語權? 201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