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政策利好 節能服務業千億市場被喚醒
    2010-04-26    作者:東輝    來源:工人日報

    沉寂十餘年,終於迎來政策利好節能服務業千億市場被“喚醒”
  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日前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産業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北京樂普四方方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層在網上看到這一文件時,都十分興奮:“十年了,終於盼來了政策利好。”
  “文件句句説出了我們的心裏話。”在北京香山附近的清華科技園玉泉慧谷10號樓,該公司副總王學嶺對本報記者&&。
  據介紹,合同能源管理是發達國家普遍推行的、運用市場手段促進節能減排的機制。
  王學嶺用算賬的方法來解釋合同能源管理的盈利模式:假如一家企業每年電費為1000萬元,經節能服務公司採用汰舊換新、改進工藝、加強維護、監控能耗等技術與管理措施後,在生産同樣産品的條件下,電費卻只用了700萬元。省出來的這300萬元的節電效益,經過事先合同議定的分成比例,為用能企業與節能服務公司所瓜分,通常這種分成比例為“二八開”或“一九開”。
  對於用能企業而言,這是再省心不過的買賣。不用費心勞神地承擔節能過程中的資金、技術等一切風險,便可以享受一部分分成等節能效益。而且,節能服務合同到期後,節能效益全歸用能企業所有。
  然而,事情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當上個世紀末這個行業剛進入中國時,節能企業一時間風生水起。現在,十幾年過去了,市場卻一直不溫不火。剛開始與樂普四方一起進來的企業很多,但堅持到現在的,全國也就500多家。
  在這種服務模式中,前期設備、人員的投入全部由節能服務公司負責,有了利潤才會分成。“因此,這是個高風險的行業。”王學嶺&&,投入大、技術含量高以及人們環保低碳意識的相對落後,使這些企業一時間發展阻礙重重。
  據了解,到2012年,國家將扶持培育一批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發展壯大一批綜合性大型節能服務公司。到2015年,國內將建立比較完善的節能服務體系……
  “國企、特別是鋼材類的製造業是我們的主要客戶,因為他們很注重社會責任,注重節能減排與降低成本。” 王學嶺介紹説,目前,他們正在與山東萊鋼合作,已經為其節約了3200萬度的工業用電。同時,減少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
  而萊鋼方面也對記者&&,國有能源企業特別希望與專業節能服務公司開展合作。
  王學嶺估算,國內這個市場應該能達到千億元。
  事實上,從合同能源管理受益的,不僅是節能服務公司,節能産品生産商也獲益頗豐。節能服務可盤活上下游産業的發展。
  “我們也有憂慮,好政策會吸納更多的投資,我們最擔心的是央企投資做這個行業。他們有雄厚的資金,會對市場造成一定的擠壓。但長期的業內口碑與紮實的技術服務,讓我們有信心在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王學嶺説。

  相關稿件
歐洲:將新能源作為節能減排重點 2010-04-22
最節能的格力中央空調 現身中國製冷展 2010-04-21
398個重點節能項目獲中央投資22億 2010-04-15
節能減排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核體系 2010-04-13
合同能源管理:能否成為節能新寵 201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