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7屆廣交會昨日開幕,儘管昨日廣州春雨綿綿,但這並未澆滅採購商參展的熱情。展館內摩肩接踵,經濟的回暖讓全球各地的採購商雲集廣交會四處搜尋着所需商品。
廣交會秘書長王志平説:“截至上午10時,到會客商總數已經達到18487人,比去年春交會和秋交會都有所增長,這一積極向好的態勢令廣大外貿企業倍感鼓舞。”
有意加大進口 歐美不領情
“設立進口展區的初衷是加大對歐美地區的進口力度,促進貿易進出口平衡。在今年展位特別緊張的情況下,我們還是加大了對進口展區的面積。”廣交會新聞發言人陳朝仁&&,
儘管中國方面盛意拳拳,但歐美企業參展的情況卻不甚理想。記者在廣交會進出口展區統計到,此次參加廣交會的歐盟國家僅僅有荷蘭和波蘭的2個企業,美國企業更是只有1家,並且不針對中國內地市場。
荷蘭展區的企業告訴記者,歐洲企業很少參加廣交會,一方面中國在歐洲宣傳力度不夠,第二是歐洲企業對中國市場不了解。唯一一家美國參展企業是生産汽車飾品,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儘管中國的市場很大,但是因為其産品定價較貴,目前並沒有銷售中國的計劃。
“為了進一步促進貿易平衡,下屆廣交會將考慮增加進口展區面積,如將進口展區舉辦時間從只在一期舉辦改為三期舉辦等。”陳朝仁&&。
出口企業內銷熱情降低
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國出口大幅下降。在去年的105屆廣交會上開始嘗試內外貿對接,幫助企業拓展內銷市場。而隨着今年出口的回暖,出口企業內銷的意願開始下降。
廣交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有70%的參展企業&&願意進行內外貿對接,低於去年廣交會83%的比例。在對接形式上,不再設國內採購中心,而在有內銷意願的出口企業展位設特殊標誌。
記者在挂着“願意內銷”標牌的展位進行了訪問,其中大部分企業都對內銷不太感興趣。在生産家電産品的金羚公司銷售經理譚偉業告訴記者,外銷的單子比較簡單,確定了價格和質量後就沒有什麼問題,而國內的流程比較複雜,採購合同就很麻煩,還需要有經銷商等銷售渠道。
生産電子産品深圳飛毛腿公司員工認為,國內的訂單都很小,而且國內市場的競爭較大,他們的産品並沒有價格優勢。
儘管今年出口企業內銷的意願不大,但是本屆廣交會還是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推動內外貿的對接。據了解,本屆廣交會將邀請8000家國內大中型超市進場採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