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企業醞釀節前二次提價
    2010-01-28    作者:吳琼    來源:上海證券報

    受主要原材料價格暴漲影響,中國輪胎行業盈利拐點已現,不少企業陷入微利或瀕臨虧損經營狀態。其中,用橡膠量較大的卡車及工程機械輪胎生産企業受影響甚巨。
  記者昨日獲悉,為應對成本上漲,輪胎企業已經醞釀節前二次提價。但業內人士提醒,鋻於輪胎業競爭激烈,提價不足以抵消成本上漲壓力。

  原材料4個月暴漲近四成

  在中國整車企業高歌猛進之際,國內輪胎行業則提前陷入了經營困境。
  業內人士透露,“今年1月,輪胎業利潤將延續跌勢。據最新統計顯示,2009年第四季度,國內輪胎企業的利潤環比大幅下降,部分企業稅前利潤環比跌幅超過20%。”卡車胎及工程機械輪胎生産企業成為最大受害者之一。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副秘書長談玉坤昨日告訴本報記者,“輪胎業利潤下降主要是兩方面因素造成,一是原材料價格暴漲導致企業生産成本飆升,二是企業不能通過提價全面消化成本壓力。”
  固鉑輪胎亞太區總裁曹克昌指出,“不同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不同,這取決於你所處的産品細分市場,也取決於企業是否具有定價權。單轎車胎就有500多個規格。按照平均水平,普通轎車用胎成本約增加15%,卡車及工程用輪胎成本增加25%至30%。”
  曹克昌詳細介紹了成本殺手。生産輪胎的三大原材料分別為天然橡膠、順丁膠、丁苯膠。以16寸口的配別克轎車用輪胎為例,每條輪胎需要1公斤天然橡膠、2公斤順丁膠、2公斤丁苯膠。2009年9月30日至今,天然橡膠一度逼近歷史高位,每噸上漲約960美元,漲幅相當於45%;順丁膠每噸上漲了39%;丁苯膠每噸漲價37%,折算至每條車胎上,因天然橡膠、順丁膠、丁苯膠漲價增加的成本分別約為6.56元、10.26元和8.55元,即該類轎車輪胎每條固定成本將增加約25.36元,即成本同比增長17%(原三類原材料成本為每條輪胎170元)。

  節前第二波漲價潮

  在巨大的壓力面前,企業做出不同的選擇。據了解,部分三、四線城市的卡車胎生産企業已經停産,而另一些主流企業則選擇了漲價。
  1月以來,關於輪胎漲價之聲不絕於耳。風神輪胎工作人員&&,由於公司業務由出口、整車配套供應、售後市場三部分組成,目前公司正和出口訂貨方、國內經銷商、整車企業談判,希望提高輪胎出産價。
  領先漲價的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金榮對外&&,1月19日起,公司旗下朝陽、好運等四大品牌輪胎的出廠價普漲了5%。國內另一輪胎巨頭玲瓏輪胎也提價了5%。
  各企業工作人員透露,輪胎漲價剛剛開始。曹克昌指出,“繼1月份國內輪胎第一波漲價後,春節前後國內輪胎業將二次提價。”玲瓏輪胎工作人員&&,由於成本上漲的壓力未減,擬3月繼續提價6%左右。
  不過,提價並不能保證輪胎企業盈利重回高點。曹克昌指出,國內輪胎業為高度競爭行業,國內企業多數並不具備定價權,因此均不敢大幅提價,因此無法全面消化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

  相關稿件
WTO將啟動中美輪胎特保案調查 2010-01-13
廢輪胎難越中國國門 2009-12-30
阿根廷對我輪胎展開反傾銷調查 2009-12-22
“賽輪模式”有望助解中國輪胎産業困局 2009-11-24
“輪胎特保案效應”漸次顯現 200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