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民生銀行聯姻夭折 陜國投再打起二次重組
    2009-09-0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近日,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正在醞釀的重組方案為,陜國投向西部信託的股東定向增發,用於吸收合併西部信託;同時,吸納新的股東,向陜西煤業化工集團、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等幾家陜西省屬大型國企增發部分股票,以充實資本金。
  這一方案的亮點在於,一旦成行,陜國投將持有西部信託原持有的西部證券20%的股權。西部證券現在是券商IPO的熱門人選,一旦其上市成功,該部分股權將有很高的溢價空間。同時,兩家信託公司合併,可以壯大陜國投的信託業務規模,以緩解其清理房地産實業投資之後,信託主業不突出的難題。
  但是,西部信託本身也面臨信託業務收入低,業務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因此,即使方案成行,其對陜國投信託業務盈利能力的貢獻仍待考察。
  9月7日,陜國投證券事務代表孫一娟在接受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諮詢時&&,“市場上會有很多傳言,我們不做猜測和評論,重組是既定戰略,方案確定後將及時公告。”

  注入西部信託

  知情人士&&,陜國投兼具稀缺的信託牌照資源和寶貴的上市地位,因此其重組被納入陜西省整體金融布局考慮。當地各方形成的共識是,仍將保持陜西省內企業對陜國投的控股權,在該省省屬國有企業中選擇定向增發的對象。
  陜國投吸收合併西部信託的方案,能確保陜西國資對陜國投的控股權,同時,西部信託和陜國投的股東各有所得,推進難度較小。
  對於陜國投而言,吸收合併西部信託可以做大信託主業。
  但更重要的是西部信託持有西部證券20%的股權。西部證券2007年底已向證監會提交了上市申請,並通過了證監會的內審。
  同時,陜國投的大股東陜西高速公路建設集團公司(下稱“陜西高速集團”,持股44.34%)也不會喪失控股權。按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提供的方案,增發後,西部信託的控股股東陜西省投資集團(下稱“陜投集團”,持有西部信託57.78%股權的陜西省電力建設投資開發公司,為陜投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持有的股份將與陜西高速集團大致相當,但不會超過。
  對於陜投集團而言,將西部信託的股權置換為上市公司陜國投的股權,相當於實現了西部信託的曲線上市,符合其資本運作的定位。
  但這一方案對陜投集團也意味着一種損失,其喪失了對一個信託公司的絕對控制能力。在以往,這種控制極大地方便了其融資,實現了所謂的“産融結合”。
  對於整個陜西省的金融布局來説,這意味着減少了一個信託牌照。前述知情人士認為,這是一種成本,也是一種無奈。
  陜西省政府如果願意出讓陜國投的控股權,則前來接手的戰略投資者會很多,但在控股權上的保留態度使得引進省外戰略投資者殊為不易。
  民生銀行就是一例。按2007年9月陜國投的公告,其向民生銀行等3家股東定向增發18000萬股,發行價格為16.38元/股,募集資金不超過30億元,壯大資本金至33.6億元。
  但民生銀行在歷經近兩年後單方面退出重組,陜西省資深信託業人士認為,按照協議,民生銀行僅能以25%左右的股權與陜西高速集團並列為第一大股東,無法實現其控股並主導一家信託公司的戰略意圖,加之此後二級市場上的股價較約定的16.38元增發價格縮水近三分之一,民生銀行遂決意退出。

  主業盈利能力待解

  按照銀監會的規定,信託公司要限期清理已有的自有資金實業投資。對於陜國投而言,現實的尷尬在於,房地産投資貢獻了其大部分利潤。若這部分業務悉數被清理,則信託業務本身難以支撐主業。即便注入西部信託,其信託主業的盈利性仍然有待考驗。
  陜國投2009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分行業數據中,房地産銷售收入14953.58萬元,佔全部收入的比例高達76.55%。
  2009年8月28日,陜國投董事會同意將所持上海佳信房地産開發公司100%股權,以344.27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北京鴻基世業房地産公司。至此,僅有陜西省鴻業房地産公司和陜西鴻信物業管理公司尚待清理,重振信託主業的壓力隨之加大。
  陜國投2009年上半年新增信託項目21個,共計67.4億元。實現信託營業收入3.17億元,是上年同期的 3.06倍;實現信託利潤2.93 億元,是上年同期的 3.52 倍。
  同期,雖然陜國投實現營業收入較上年增加61.23%,但營業利潤同比下降27.41%,凈利潤同比下降58.69%。
  此背景下,吸收合併西部信託可增加信託業務規模,增強信託主業的地位。但陜西省資深信託人士對重組後的陜國投的盈利能力仍不看好。
  既往業績來看,西部信託的業績貢獻主要來源於自有資金進行的長期股權投資。
  西部信託2008年實現凈利潤16470萬元,但同年獲得西部證券的投資分紅就達17513萬元。從收入結構來看,總收入22674萬元,其中信託業務收入僅為2250萬元,不足10%。
  而長期棲身於陜投集團旗下,西部信託主要為後者的實業投資項目融資,主要業務固守陜西省內,業務創新能力不足。
  或基於民生銀行退出之後,陜國投拿出的重組方案難言樂觀,在陜國投2009年一季報中,以投資重組題材見長的基金經理王亞偉掌控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華夏策略精選基金兩隻基金齊齊亮相,分居第四、第六大流通股股東,但兩隻基金在陜國投2009年的半年報中已經不見蹤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