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劃出水泥審批紅線安徽浙江等省觸線
    2009-08-25    李若馨    來源:中證網

    “十二五”期間,人均熟料産能超過1000公斤的省將停止審批新線。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從權威人士處獲悉,由工信部牽頭擬定的《水泥行業准入條件》的初稿已經形成。而在初稿中,眾所關注的停批新線政策似乎比預想中還要嚴厲。

  四省觸線

  關於部分産能過剩的省停止審批新建水泥生産線的消息早在6月份就被傳的沸沸颺颺,而最終以人均擁有熟料産能的量作為審批新線的指標仍然讓很多企業出乎意料。
  “這個初稿,我們還沒有看到,如果真是以這樣的標準執行,安徽這樣的熟料基地就別指望再批新線了。”一位水泥企業老總這樣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根據數字水泥網的統計,2008年人均熟料産能超過1000公斤的省包括安徽、浙江兩省。2008年浙江省新幹法熟料産能達到6847.9萬噸,而該省人口總數為5060萬人,人均熟料産能1353公斤;而安徽省2008年新幹法産能共7737.6萬噸,人口總數為6118萬人,人均熟料産能為1265公斤。
  然而,這一數字並不能完全體現出“紅線”的威力。實際上,2009、2010年全國計劃投産新線眾多。這一點,從水泥投資增速上就可以看出端倪。從2008年至今,全國水泥投資的月度同比增速始終保持在40%以上,2009年3月累計水泥投資額同比增長率達到了110.45%。2008年全年,全國水泥投資額共計1051億元,同比增長了60.67%,而今年上半年全國水泥的投資增長率則為67.01%。
  根據發改委最新的調研數據顯示,到2010年,安徽、山東、江蘇、福建、江西、四川將分別新增3000萬噸、1000萬噸、1000萬噸、2000萬噸、2000萬噸和4000萬噸的産能。此後,江西、福建兩省的人均水泥産能也將超過1000公斤,突破“紅線”限制。

  全行業産能過剩的爭論

  “我們説的産能過剩,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産能過剩,而是指産能嚴重過剩。”工信部新聞發言人朱宏任曾如此措辭嚴厲的評論過目前的水泥行業産能問題。工信部得出上述結論是基於這樣一組數字,2008年我國水泥熟料能力利用率69.1%,水泥能力利用率66.7%。部分省份的産能利用率更低,浙江省2009年上半年水泥的産能利用率僅為63.0%,多年淘汰落後産能、提高産業集中度的一個結果卻出現了先進産能也開始面臨新的過剩。
  而對於這樣一個全行業産能過剩的結論,一些水泥企業給出了不同的解釋。“在立窯、小型新型幹法線、沒有礦山配套的生産線還沒有被淘汰出市場競爭的階段,新建水泥産能依然擁有空間。”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水泥企業老總這樣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少水泥行業從業者認為,目前國內水泥行業的問題不是整體過剩的問題,而是結構失衡的問題。而調整結構的首要任務就是淘汰落後産能,如果不通過新建線擠壓落後産能的生存空間,結構調整就難以完成。
  當然,對於停批新線的新政也有企業&&歡迎。中國建材(17.24,0.80,4.87%)旗下南方水泥有限公常務副總裁張劍星就&&,對於部分省區建新線批建的限制刻不容緩,如果國家有決心限制産能,政策的執行就不會有難度。
  另據了解,除劃定停批紅線外,工信部還計劃將從資源配備、能耗、從業資質等多方面對新建線進行控制。如:新建水泥項目的自有資金比例從目前的30%提升至50%,並要求擁有3年以上國內水泥從業經驗的企業才能夠投資水泥行業,生産線需配備30年開採儲備的礦山;並要求除西部及偏遠山區外,新建線規模下限從日産4000噸提升至日産5000噸。

  相關稿件
投資熱度高漲水泥業或將嚴控新增産能 2009-07-29
鋼鐵水泥等行業産能嚴重過剩 2009-07-24
發改委調研水泥産能 或從嚴從緊審批新項目 2009-07-21
呼和浩特首個節能減排水泥項目投産[圖] 2009-07-09
前5月增長13.3% 全國水泥産量走高 200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