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進口打擊需求 華南液化天然氣困局難解
    2009-08-25    張楠    來源:中證網

    “國內現有的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或多或少都在推遲進度,”一位接近中石化的分析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説,“現在或許並不是繼續擴大天然氣進口的好時機,進口氣的定價太高了,國産氣的價格優勢無可取代。”
  儘管石油公司仍陸續落實新的海外購氣合同,儘管長期看我國天然氣需求增長潛力極大,但至少在當下,華南地區的LNG供需情況已經陷入尷尬局面,進口LNG只能看中長期的價格優勢。

  進口LNG陷尷尬困局

  回顧石油公司近年來在海外頻繁買氣的大手筆,其基本出發點就在於認為國內旺盛的天然氣需求增長迅速,需求方已經可以承擔比國産氣更高的氣價。
  去年6月,中海油與卡塔爾液化天然氣公司簽署了一項為期25年的LNG購銷協議,每年將從卡塔爾進口200萬噸LNG。業內普遍預期該氣源將落戶中海油的浙江寧波LNG項目。今年7月,中海油寧波LNG接收站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准。該項目一期總投資約70億元,計劃2012年建成投産,每年可處理300萬噸LNG。
  據悉,卡氣將從今年9月開始執行供應合同,在寧波LNG投産前,將由中海油深圳大鵬LNG接收站負責接收卡氣。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獲悉,2006年投産的大鵬LNG接收站,從今年起將能實現滿負荷運行,達到設計供氣量370萬噸。
  分析人士&&,即使大鵬自有的氣源供應已經達到滿負荷,接收站也仍然有餘地接入一定量的LNG,何況卡氣頭幾年的到氣量不會很大。
  不過,據新華社報道,目前浙江大部分的終端用戶與中海油僅簽署了意向協定,而不是正式合同。而易貿資訊LNG分析師盧慶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大鵬在廣東地區銷售卡氣遇到了困難,無論是燃氣公司還是燃機電廠,購氣意願都不強。
  盧慶&&,影響卡氣市場開拓的最主要原因是卡氣價格高於市場預期,預計卡氣的到岸價格會在3元/立方米,幾乎是當前大鵬接收站來自澳大利亞的LNG價格的2倍,而廣州、佛山、東莞三地民用天然氣的銷售價格分別為3.45元、3.85元和3.6元,燃氣公司運營卡氣的盈利空間有限。
  而燃機電廠則擔憂發電量可能下降以及替代能源的價格下跌。易貿資訊稱,華南不少燃機電廠用的是9E機組,燃料油和天然氣都可用來發電。目前燃料油的發電成本約為0.74元/度,如果卡氣與電廠的結算價格為3.5元/立方米,則發電成本約合0.7元/度,成本非常接近。

  國産LNG遭受擠壓

  除了進口長期合同LNG當前面臨困境外,國産LNG現貨廠商的日子也同樣不太好過。
  受主要用氣國需求萎縮和主要供氣國天然氣項目集中投産的影響,國際天然氣現貨價格持續走低,7月亨利港天然氣現貨均價為3.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美國能源署預計2009年該均價為4.24美元。而2008年該均價曾高達9.13美元。易貿資訊&&,LNG遠東現貨市場8月到岸價估價為4美元左右。
  截至8月21日,NYMEX天然氣期貨價格也已經連續12個交易日下跌,跌幅累計超過44%,並創下2002年3月以來的最低價2.78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去年7月,該期貨價格曾創下13.69美元的歷史高點。
  現貨價格大幅走低,甚至已經低過長期合同氣價,直接導致今年我國的LNG現貨進口大幅增加,擠壓國産LNG的空間。
  以新疆廣匯股份為代表的國內LNG生産商,上半年來已經感受到壓力。盧慶&&,目前進口現貨價格大約為1.5-1.8元/立方米,而新疆LNG現貨到粵價格約為3500-4000元/噸,約合2.5-3元/立方米。
  “國産LNG現貨大多處於微利甚至虧損經營。”盧慶説,“但由於現在的價格已經達到成本線,所以也沒有更多降價空間了。”
  廣匯股份的半年報顯示,由於LNG市場需求萎縮,公司LNG銷售量價齊跌,該業務上半年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同比分別下降了22.72%和48.39%,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40.76%降至31.6%,其中天然氣銷售的毛利率由51.94%降至45.42%。
  廣東燃氣商會LNG分析師莊榮金表示,特別在最近一兩個月,外地進廣東的LNG現貨量有所減少。雖然卡氣將會令該地區的天然氣價格提高一個“檔次”,但各LNG衛星站並不會因此而提價。“在冬季天然氣消費旺季到來之前,恐怕現狀很難有太大的改變。”他説。

  進口LNG只能看中長期優勢

  無論是進口還是國産,長協還是現貨,歸根到底,還是價格問題。
  分析人士指出,因為目前國際天然氣價格正處於歷史低水平,在氣價上升時期落實的天然氣長期合同價格,對買方而言反而成為了風險。進口LNG談判恐怕很難回到大鵬LNG接收站當年簽下的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2.8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的低價格,當時,中海油還借深圳項目,成功入股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天然氣開發項目,獲得了12.5%的股權。
  “川氣東送與其他國産氣相比價格已經較高,但即使這樣,比起進口LNG的價格來説仍然很低。”前述接近中石化的分析人士稱,“當大批的LNG接收站開始投産,國內的天然氣使用成本會大幅提高,這對需求將造成重大打擊,特別是電廠。因為天然氣有LPG、燃料油等替代燃料,價格高了,就可能被替代。”
  石油公司的海外購氣大單仍在陸續簽署。因為市場普遍預期中國的天然氣需求空間極大,並且對價格的承受能力遠不止目前的水平。
  中石油最近與埃克森美孚簽訂了為期20年的LNG購買協議,根據交易價值500億澳元和交易總量每年225萬噸LNG計算,購買價格大約為5.12元/立方米。據外電消息,由於部分擔心今後需求不足,中石油日前已決定暫停建造江蘇如東LNG接收站的第3個LNG儲罐。
  而中石油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中石油的LNG項目距離投産都還有幾年時間,因此海外資源尋找和談判仍在進行中,不會受到當前需求和價格的影響。”
  分析人士指出,區域性和可替代性是天然氣需求的特點,目前已經投産的幾個LNG接收站都把電廠和城市燃氣作為主要銷售渠道。卡氣目前面臨的銷售問題是在天然氣跌價的時期遇到的特殊問題,進口合同氣價格高在短期內也是無解難題,只能有待中長期看漲才能體現出成本優勢,因此,石油公司需在相對“便宜”的國産氣和“貴”的進口合同氣中找到合適的比例。

  相關稿件
液化氣價瘋漲天然氣價格改革有待破題 2009-08-21
價格改革或提速天然氣有上漲空間 2009-08-05
能源藍皮書稱天然氣價格短期不會大幅變動 2009-07-29
歐盟擬加強天然氣供應安全 2009-07-17
俄質疑納布科天然氣管道經濟價值 200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