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塑料行業正面臨新一輪危機
    2009-08-24    陳其玨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在上周末中國化工網主辦的“2009中國改性工程塑料産業論壇”上,中國工程塑料協會秘書長鄭愷指出,雖然行業終端需求日益回暖,但中國塑料行業正面臨新一輪的危機。明年開始,中東石化産品將會大量進入中國,行業將迎來海外的嚴峻挑戰。
  據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儘管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但中國塑料加工對原料的實際需求量同比2007年還是有20%的增長。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塑料原材料(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生産企業同期的實際産量同比2007年卻有20%的回落。此消彼長,中國的塑料市場的增量份額實際都被進口貨消化了。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塑料原料進口量驟增。以PE為例,今年上半年的進口量500余萬噸,幾近去年全年的進口量。
  “塑料進口量的增加原因很多,海外的傾銷是主要原因之一。”中國化工網資訊中心總編劉心田透露,海外企業往往以低於國內市場價格15%-20%的價格進行傾銷,破壞了國內市場的平衡和健康發展,對國內生産企業傷害尤甚。
  鄭愷則&&,國外塑料生産企業規模大,且單位加工成本對比國內生産企業有優勢,加之先進的管理和市場服務,因此在市場競爭中領先國內一籌。中國塑料行業,正面臨來自海外的嚴峻挑戰。
  據他透露,明年開始,中東的石化産品將會大量進入中國。中東乙烯成本最低可達100美元/噸,採用石腦油路線美國乙烯生産成本為 300 美元/噸,亞太地區為 320-340 美元,日本則為 480-500美元,而我國石腦油裂解裝置生産乙烯的平均成本高達530美元,比中東地區高出 4倍多。
  同時,由於中東地區自身對石化産品的需求較少,其70%-80%産品要靠外銷。甲醇、乙二醇、聚乙烯、聚丙烯和苯乙烯等主要石化産品基本都需要出口。這將給全球石化工業帶來新的市場分配和調整,並對我國産生巨大影響。特別是對國內聚烯烴産業會造成極大的衝擊。
  “一方面我們要團結起來共同進行相關産品的反傾銷工作,保護國內市場的有序健康;另一方面,業內也應重視中國塑料産業的結構合理性,優化産業結構,引導國內企業延伸産業鏈,開發高附加值的工程塑料産品,以此提高中國塑料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鄭愷説。

  相關稿件
中國塑料行業已走出低迷期 2009-07-03
“老外”來京考察廢舊塑料瓶再利用 2009-06-18
安徽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大幅減少 2009-06-01
發改委:塑料購物袋使用量較一年前減少75% 2009-05-26
加強對塑料購物袋生産企業監督檢查 200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