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遠不如以前 在華外企頻陷“裁員門”
    2009-02-16    作者:周凱    來源:中國青年報
    春節長假剛過,節日氣氛還未完全散去,金融危機的陰影又籠罩過來。
    2月5日,英特爾宣布調整在華生産運營計劃,未來12個月內,將其位於上海浦東的封裝測試工廠整合到成都工廠,預計將使約2000名員工受到影響。
    僅僅一週後,2月11日,摩托羅拉確認在中國區進行裁員,但沒有透露具體裁員規模,公司稱裁員將是一個持續評估過程,主要是針對當前經濟形勢下滑所作的調整。
    對英特爾和摩托羅拉受影響的員工來説,能夠過一個安穩的春節應該算是不錯,但如何度過2009年將是他們面臨的難題。實際上,無論是英特爾的“內部調整”還是摩托羅拉的明確裁員,都早已露出端倪。
    早在1月21日,英特爾公司就宣布,為整合芯片製造業務,計劃今年內關閉亞洲及美國的5家工廠,將會有5000名至6000名員工的工作受到影響。雖然英特爾稱,之所以決定關閉這些年頭較久的工廠,是為了使其製造能力能更好地適應當前的市場條件。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是英特爾為應對當前經濟衰退而採取的措施之一。
    受市場需求疲軟等影響,去年英特爾的日子不太好過,2008財年,英特爾凈利潤為53億美元,與2007財年相比下滑24%。尤其是去年第四季度,公司營收為82億美元,同比下滑23%,與上季度相比跌幅高達19%,凈利潤更是出現了90%的驚人下跌。
    據報道,英特爾首席執行官歐德寧在一份公司內部文件中警告説,今年第一季度,英特爾可能遭遇公司近21年來的首次虧損。
    英特爾中國區公關人士當時接受媒體採訪時&&,其在中國成都、上海的工廠以及大連工廠的在建項目沒有受到影響,也沒有得到對中國區僱員進行裁員的消息,但沒想到,半個月後,“整合工作”波及到了上海的工廠。
    2008年同樣是摩托羅拉分外煎熬的一年,全年巨虧41億美元,其中僅第四季度的虧損就高達36億美元,其中手機銷量下跌53%。手機部門是摩托羅拉巨虧的最大禍首,也正因此,摩托羅拉今年1月15日作出了全球裁員4000人的決定,其中涉及到手機部門的就多達3000人,另外1000人為行政及其他業務部門。
    而在2008年第三季度,摩托羅拉中國區研發團隊已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調整,當時2600人的中國研發團隊被裁掉了近600人,因此對於此次裁員,摩托羅拉的多數員工並不感到意外。
    在全球金融風暴席捲下,企業裁員早已不再新鮮,為調整經營結構、削減成本,歐美公司紛紛宣布大規模裁員計劃,以應對經濟危機。
    僅2月10日一天,就有多家歐美大型企業宣布裁員: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宣布,今年將在全球範圍內裁減1萬名受薪員工,約佔其受薪員工總數的14%;耐克公司宣布,為重組結構以應對全球經濟下滑,決定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400人,約佔其員工總數的4%;沃爾瑪公司宣布,在其沃爾瑪總店和山姆會員總店裁員700人到800人,以調整結構、削減成本;英國蘇格蘭皇家銀行宣布裁員2300人,約佔其員工總數的2%;瑞銀集團宣布,今年將在投資銀行部門裁員2000餘人。
    去年年底,在網絡上就盛傳着一份涉及多家跨國企業的“大裁員名單”,這份提及了178家各類企業的裁員名單,以郵件的形式在各大公司的白領中廣為傳播,引發了白領階層的一片恐慌。今年年初,北京外企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霍晨光在談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時就&&,不少外企在春節後會&&裁員計劃。
    北京外企服務集團有限公司(FESCO)去年10月開始進行“金融危機對FESCO客戶的影響調查”,調查顯示,外資企業確實是受此次金融危機影響的前沿企業。抽樣報告顯示,6%的企業關閉或被收購,27%的公司進行了規模性裁員及招聘減緩,金融、通訊、IT等行業的裁員比例為5%~10%不等,裁員比例超過20%的公司,佔總樣本數的5%。
    就在英特爾公布整合計劃後5天,國務院發出通知,企業需要裁減人員20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20人但佔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需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説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意見後,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
    實際上,這項“企業裁員超20人需提前説明”的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已有明確規定。有評論認為,國務院之所以要特別重申這一法律條文,是強調企業要遵守法律,保障職工合法權益,而隱含的意義是,呼籲企業盡量不裁員。
    巧合的是,2月8日,香港滙豐銀行被傳言將裁員1000人,引起全港關注。而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呼籲,大企業要盡企業責任,最好不要裁員。隨後,滙豐銀行澄清,現階段無大規模裁員計劃。
    對於英特爾上海工廠的調整,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技術經理朱建軍&&:“成都的人力成本、土地使用費相對較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縮減成本。”
    “企業搬遷是經營行為,我們很難干涉。”上海浦東新區勞保局勞動關係處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我們最關心的是員工的安置,希望主動介入了解,商談員工妥善安置措施。”
    上海市浦東新區總工會指出,關閉工廠要按法律辦事,對員工的安置方案一定要與企業工會協商,在法律的框架下做到安置方案兼顧企業、職工的利益,企業要充分考慮在全球經濟危機背景下職工的就業難度,為職工再就業創造更多機會。
    “以前總覺得世界500強的企業既穩定又風光,但現在看來,外企的競爭力已遠不如以前。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知道裁員的跨國公司已經不下20家了。”一位跨國公司的員工説,“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在中國裁員的交易成本相對較低,跨國公司小幅的裁員可以為其他業務地區戰略調整留出足夠的空間。”
  相關稿件
摩托羅拉確認在華裁員 不影響中國戰略地位 2009-02-13
外企裁員潮下,更應關注中國員工出路 2009-02-13
先鋒2010年將退出彩顯業務並全球裁員萬人 2009-02-13
怎樣思考企業裁員的社會成本 2009-02-12
調整結構削減成本 美歐公司掀起新一輪裁員潮 200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