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汽車行業分析師們的預計,2009年1月未過完,克萊斯勒就傳出了股權出售的消息。不過,接手方並非此前熱議的通用汽車,而是來自意大利的汽車製造商菲亞特集團。 據美國媒體報道,菲亞特集團1月20日宣布兼併嚴重虧損的美國第三大汽車製造商克萊斯勒。作為並購的第一步,菲亞特將收購克萊斯勒35%的股份。菲亞特此次並沒有動用現金收購,而是以向克萊斯勒提供小車型的設計工藝作為收購代價。 並購協議最終能否達成,正在等待包括美國財政部在內的監管部門的批准。
意在北美小型車市
“這項協議將使兩家公司均可憑藉更加創新、環保的産品進入更多相關市場;受益於成本協同效應。菲亞特集團在過去5年中已經與多家領先的汽車製造商和汽車供應商結成聯盟,共同實現銷量增長。”菲亞特集團首席執行官Sergio
Marchionne説。 克萊斯勒(中國)公司1月20日發布聲明,菲亞特集團將帶來的戰略性資産包括:共享含城市和緊湊車型在內的産品平台,以擴大克萊斯勒公司目前的産品線;包括節能環保的動力系統技術在內的技術共享;克萊斯勒産品可以在北美以外的更多市場銷售。 從這些公開發布的文件中不難看出,菲亞特試圖通過這一收購打開美國的中小車型市場。 菲亞特能否如願以償?光大證券研究所汽車行業分析師楊華超1月2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現在北美市場不景氣,無論對克萊斯勒還是菲亞特來説,這次收購在短期內都不會帶來很大改善。菲亞特自身在歐洲市場也有不小麻煩,想通過收購開拓北美中小型車市的目的不一定能達到,因為北美的中小型車市在日係車廠手中。”
保留本地就職機會
這次收購是否能幫助克萊斯勒走出困境還不得而知,不過美國汽車工人聯合工會(UAW)的態度顯然很讚同。 UAW總裁Ron
Gettelfinger&&,“這對克萊斯勒工會團隊來説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UAW的副總裁General
Holiefield則&&,“此舉將有助於工人保住在克萊斯勒的工作。” 克萊斯勒(中國)公司1月20日公開&&,作為克萊斯勒重振計劃中的關鍵一步,這一協議將使克萊斯勒可以在現有的製造基地生産更具競爭力、燃油經濟性的産品。此外,菲亞特在過去幾年的內部重組非常成功,可以為克萊斯勒公司向美國財政部提交的重振計劃提供管理服務支持。雙方還可充分利用對方的銷售網絡,並充分優化各自的生産基地布局及全球採購基地。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貸款協議,收購必須有助於克萊斯勒的結構調整計劃,其中包括貸款人、僱員、工會、經銷商、供應商以及克萊斯勒汽車金融。這些措施將大大有助於克萊斯勒公司的長期發展。 克萊斯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Bob
Nardelli&&,“有助於重建消費者信心並繼續保留美國本地的就職機會,通過以上一系列的工作,我們將能保證美國納稅人的投資回報利益。” 不過,楊華超預計,菲亞特下一步不會擴大對克萊斯勒的並購份額。
市場需求是硬道理
儘管有政府的鼎力相救,現在全世界汽車工業仍然深深陷入危機之中。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KPMG)近日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到2013年,全球汽車行業尚不能恢復元氣。 據德國媒體報道,畢馬威汽車行業負責人烏韋 阿赫特霍爾特認為,“降低成本以提高效率的潛力早已被開發殆盡,又趕上金融危機,很多車企被逼上絕路,除了申報破産,或者與其他廠家重組兼併,別無它路可走。” 大企業之間的並購能否拯救全球汽車業?楊華超認為,要看現金流。“此時對一些企業來説,趁機賤買一些資産還是很划算的。但歸根結底拯救汽車業還是要看市場需求,看全球汽車市場何時復蘇。在市場恢復的前夜去購買是很划算的。如果市場還有5年才復蘇,現在去並購有什麼意義呢?” 現在全球汽車業的一線光明就在新興國家市場。阿赫特霍爾特認為,各大汽車企業的經理們將希望寄託在中國、印度、東歐以及南美等國家上,“在中國,每100個有資格考取汽車駕照的居民中,只有3個人有汽車,而美國這一數字是93。所以,大致可以看出,這些國家的市場潛力很大”。
|
|
豐田汽車公司1月20日宣布,包括大發工業和日野汽車在內的2008年集團全球銷量為897萬輛,比上年減少4%。不過,依然超過通用汽車,躍居全球銷售榜首位。通用汽車在過去77年中一直佔據着全球銷量首位的寶座。 豐田汽車1月20日還正式宣布,今年6月的股東大會後,現任社長渡邊捷昭(66歲)將引退為副會長,現任副社長豐田章男(52歲)升任社長。豐田章男是名譽會長豐田章一郎(83)的長子。這是豐田家族14年來首次重掌“兵符”。日本汽車界認為,受全球經濟下滑影響,預計豐田2008財年將出現經營赤字,豐田希望依靠創始家族的凝聚力擺脫困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