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1-08 作者:劉海民 來源:上海證券報 |
|
|
近日,記者了解到“家電下鄉”的一個現象──在山東、廣西、陜西、安徽等省份,賣出的第一台家電産品大多是海爾的,因而被稱為“海爾現象”。這是海爾進行信息化流程再造,打造零庫存下的即需即供的商業模式,通過完善的營銷網、物流網、售後網,得以在第一時間將産品送到農村用戶手中為企業贏得的新榮譽。 在第二輪“家電下鄉”中,海爾冰箱中標15個型號,冰箱採用標準化與模塊化設計,在青島、大連、合肥、武漢等地的每個生産基地都能生産15個型號的任一款,能以最快的速度滿足農村用戶需求。早在1996年,海爾就專門針對三、四級市場建立了專賣店渠道,現在全國擁有6000家專賣店;海爾從2000年開始便擁有了一套完整的物流體系,物流配送的觸角已經延伸到全國的大多縣城和鄉鎮。 據悉,在2008年11月26日第二輪“家電下鄉”招標結果公布後,11月27日,海爾供應鏈就全流程響應,當天就有産品下線直髮;11月30日,産品陸續到達海爾專賣店;12月1日“家電下鄉”一啟動,農民就能買到海爾産品。 第二輪“家電下鄉”範圍擴大到14個省市,海爾集團共有冰箱(含冷櫃)、彩電、洗衣機、手機共70款産品中標,幾乎比第一次“家電下鄉”的産品翻了一番。時值2009年元旦,第二階段“家電下鄉”進行了一個月,海爾依靠即需即供的響應速度,目前已佔到“家電下鄉”總份額的5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