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解商業地産之困 國美地産拋出“橄欖枝”
    2008-12-12    作者:唐文祺    來源:上海證券報
  飽受黃光裕接受調查事件困擾的國美係,旗下業務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引人注目。上海證券報獨家獲悉,國美地産係已對外伸出“橄欖枝”,欲為名下商業地産項目尋求合作者。
  黃光裕遭查,是否會影響到國美係地産業務發展,一直受到業內外關注。有消息稱,國美係地産正在出讓部分項目資産。關於這一話題,鵬潤地産相關負責人並未回避,他坦承&&,按照相關策略計劃,有的發展項目已經到了將要銷售的階段。“但我們並不想分拆零賣,所以想先尋求投資機構進行合作。”
  據了解,出讓項目僅限於商業地産部分,尚未涉及住宅項目。該人士向記者介紹説:“商業地産的佔據比例一般在20%左右,超過該比例不符合企業發展計劃。”此外,他還強調指出,黃光裕遭查事件只是個人問題,況且目前尚未定性。該人士&&,鵬潤地産項目運作如常。
  據鵬潤地産的公開資料顯示,旗下商業地産項目所佔比例約佔四分之一,已經超過前述負責人所指的“20%比例”。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此次鵬潤地産尋找合作途徑的商業項目皆在北京。而目前尚未完成銷售、且位於北京的,包括北京鐵路局綜合樓和金尊大廈等項目。據早先公布的預案,這些項目皆為企業持有長線出租使用。
  “商業地産佔用企業資金流很大,一般需要10-20年才可能收回成本。”仲量聯行亞太區董事陳立民説。據他介紹,持有商業地産雖然有利於企業長遠發展,但投入成本同樣不菲。“一般來説,住宅開發在12-18個月之後便可通過銷售完成變現,但商業地産不同,如果採取收租方式,建設投資至少需要三年,之後才可能慢慢有10%的投資回報。”
  按照資料顯示,在國美係“地國”的發展高峰時期,一度有四家房地産開發公司同時運作,分別是鵬潤地産、國美置業、鵬潤尊爵置業和明天地産。但隨着房地産業務達成上市的目標逐漸清晰,國美係地産開始着手厘清業務組織架構。
  商業地産開發過度,導致沉積大量資金的弊病,出現在內地房地産開發企業“身上”並不是少數。曾經對於名下商業項目自信滿滿的富力地産,同樣由於流動性不暢的問題,使得該企業在經營方面屢受詬病。一方面是希冀依靠商業地産“過冬”的惜售心態,另一方面卻面臨着現金流的實際問題,這也是部分內地房企發展商業地産策略中的矛盾所在。
  相關稿件
國美電器聘用第三方機構核查財務評估風險 2008-12-11
民企巨頭國美的蒼茫時分 2008-12-02
黃光裕涉嫌經濟犯罪 “國美係”恐難脫干系 2008-11-28
“黃光裕被調查事件”對國美電器影響幾何? 2008-11-26
國美電器“打太極” 黃光裕董事會“隱身” 2008-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