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12-04 作者:陳思武 陳濟朋 來源:新華網 |
|
|
新華網香港12月3日電
受全球金融危機衝擊,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投)對海外投資趨於審慎。中投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樓繼偉3日在香港&&,歐美主要國家目前的政策有很多不確定性,只有等這些國家的政策明朗且金融危機真正過去後,中投才會進行大規模投資。
樓繼偉3日出席在香港舉行的“克林頓全球倡議”亞洲會議金融論壇,與《經濟學家》雜誌亞洲商業版主編托馬斯 伊斯頓等就金融危機下的全球經濟進行討論。400多名經濟學家以及財經界、金融投資界人士出席了論壇。
樓繼偉説,在投資過程中,中投要把地理範圍分散化,不僅包括發達國家和地區,也包括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其中更多的目光將放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上。
他説,由於西方主要國家消費需求下降,加上這些國家的金融機構對進口商貸款並不積極,使中國的出口放緩,對經濟影響非常大。
面對希望中國充當“救世主”的聲音,樓繼偉強調,中國經濟規模並不大,面臨的問題也很多。當歐美主要國家需求不足的時候,中國如果能夠刺激國內需求,使生産能力不過分衰退,就是對世界經濟很大的貢獻。
樓繼偉説:“鼓勵投資很容易,鼓勵消費並將內需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是非常難的,需要相當多的配套改革,並非一兩年就能完成。從這個角度來説,中國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就是對世界經濟的最大貢獻。”
他&&,由美國次貸問題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是系統性危機,其原因和錯誤也是系統性的,歐美當初在制定政策時犯了錯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