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乎所有的張家港人都知道高新張銅出事了 傳説這是郭照相夫人陳菊英開的KTV 高新張銅邊上的這家公司據説是郭照相親屬開的 雖然不是每一個張家港人都能搞清“高新張銅”究竟是什麼公司,做什麼生意,但是最近,似乎所有的張家港人都知道:高新張銅出事了。 3個月不到,高新張銅業績大變臉、鉅額應收賬款回收困難、公司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前老總被警方監控……每一個問題都不一般。然而,這些都還算不上高新張銅最嚴重的問題。 現在最困擾高新張銅的是公司現金流已極度緊張,由於高新張銅的問題越挖越大,各債權銀行緊急收貸,高新張銅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因為資金鏈斷裂而瀕臨破産。
資金鏈極度吃緊
“高新張銅就要破産了。”一位當地人對記者下這個判斷的時候竟顯得非常平靜。在不少當地人的眼中,高新張銅的問題已非常嚴重而且非常明顯。 本月初,高新張銅發布了一則業績修正預告,在預告中,高新張銅&&:“2007年以來公司對江蘇張銅集團有限公司及其下屬企業存在較大金額的其他應收款,導致公司資金緊張。”公司還&&:“針對目前貸款金額及利率變動增加利息支出及貼息費用,公司將採取壓縮庫存,減少中間産品的數量,加快資金回收,減少應收款等措施。” 隱藏在這些客觀表述背後的是,高新張銅現在的情況極不樂觀。據了解,各債權銀行和大大小小的討債人近來時常找上門去,到高新張銅索債。拿什麼來還貸,已經成為高新張銅面臨的一個嚴肅問題。 最近,高新張銅的門衛幾乎成了廠裏最忙碌的人,他們要負責把銀行、討債人、記者甚至是投資者統統攔在門外。 董秘出身的董事長李敬華最近更是焦頭爛額,完全忘記了危機公關的技巧,面對記者致電,要麼不接電話,要麼只説:“我在開會。” 高新張銅原本負債率就很高。根據公司2007年年報,公司的流動負債有17.5億元,
負債合計18.59億元,而公司的所有者權益不過4.49億元,相比所有者權益,公司的負債實在不小。 而從公司2007年的資金情況來看,貸款金額也比較驚人。2007年公司的短期借款高達7.72億元,其中抵押借款3.19億元,保證借款4.2億元,質押借款3292.3萬元,此外,公司還有一筆1億元的長期借款。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民生銀行、廣州發展銀行、南通商業銀行……大大小小的銀行均成為高新張銅借款的目標。而公司的應付票據也同時大增,
2007年末應付票據餘額較2006年末大幅增加,從3.18億元上漲到7.24億元,因為公司資金緊張,公司採用商業承兌匯票形式來彌補銀行綜合授信額度的不足。 一面是高負債,一面是現金流緊張。據去年年報顯示,公司2007年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是-3.66億元,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是15.5億元,而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是14.07億元,去年一年,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3.43億元。公司目前隨時面臨資金鏈斷裂。
員工無奈下崗
據知情人爆料,為了收縮成本,前段時間高新張銅開始內部大整頓,一批員工已下崗待業。 其實,自去年起,公司的貸款額就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作為一家中小板上市公司,高新張銅要貸款顯然沒什麼困難。在記者的調查過程中,有知情人士向記者反映,高新張銅現金流從去年起就很緊張了,實在太缺錢的時候,往往是這裡貸了款,那裏就拿來直接先付了工人工資再説。 但是現在問題發生了本質改變,現在各債權人已經意識到高新張銅本身的嚴重問題,各債權銀行對高新張銅的放貸策略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放心大膽的放貸變成了收縮貸款,追討本金。更要命的是,債權人的此類行動總像是商量好的一樣,要追債就是債權人都來追債。這對高新張銅來説實在非常致命。 正因如此,高新張銅內部也在發生變化。原本,作為張家港當地數得着的大企業,高新張銅的員工薪水一直維持良好的水平,但是最近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目前已經有一大批員工停止工作。 “我有個親戚本來就在高新張銅裏面幹的,前段時間被勸回家了,一天補貼10塊錢。”這位知情人向記者訴苦。 而另一位當地人也告訴記者:“我朋友的老婆本來是高新張銅的員工,現在回家呆着了,日子一下子就拮據了很多。” 更嚴重的是,目前公司的運轉也不理想,工廠的生産已非常清淡。公司有員工猜想,這可能和夏天是公司的生産淡季有關,他們希望到了秋天,工廠的情況能變得好起來。
誰在掌控上市公司
2006年下半年才上市的公司,張家港當地的納稅大戶,高新張銅怎麼會落得現在這個地步,誰來為此負責?事實上,中國高新、江蘇張銅與高新張銅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江蘇張銅和高新張銅不算關聯方,卻勝似關聯方,雙方甚至連辦公地點都是一起的。 高新張銅的前身是高新張銅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9月28日,由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和江蘇張銅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註冊資本10000萬元人民幣。當時,中國高新出資5500萬元,佔註冊資本的55%,張銅集團出資4500萬元,佔註冊資本的45%。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高新張銅有限公司依法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 2001年12月29日,股份公司經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登記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10800萬元。江蘇張銅將持有高新張銅45%的股權分別轉讓給張家港楊舍鎮資産經營公司、郭照相、周建清、許軍、姜兆南,股權轉讓後,江蘇張銅再未持有高新張銅股權,雙方至此不存在任何關聯關係。當時高新張銅的改制是當時國企改制的成功典型,其後高新張銅的上市,更使當地頗覺得光彩。 然而,理論上和高新張銅沒有任何關聯關係的江蘇張銅集團,卻對高新張銅擁有非比尋常的控制力。 記者實地採訪的時候碰到一件事值得玩味。記者請當地的的哥帶記者到張家港市楊舍鎮工業新區,分別找高新張銅和江蘇張銅兩家企業,因為公開資料只顯示兩家公司均在楊舍鎮工業新區內,卻沒有表明具體的位置。但是轉遍了整個新區只有一塊豎着“高新張銅”牌子的廠區,完全不見江蘇張銅的蹤影。的哥指着高新張銅對記者説:“喏,這裡就是你要找的地方了。”記者&&還想去江蘇張銅。的哥卻笑記者迂腐:“這裡就是江蘇張銅啊,我開了這些年的車,知道什麼‘張銅’都在這廠裏頭。” 事實上,的哥是對的。高新張銅和江蘇張銅的廠址一致,完全沒有分開。 “哪屬於高新張銅、哪屬於江蘇張銅,這個問題不好説,也説不清。”就連高新張銅的一名內部員工也&&分不清楚這之間的關係。 沒有分開的不止是地址。從高新張銅的高管背景也可以發現,不少高管也都與江蘇張銅或其實際控制人楊舍鎮政府有着密切的&&,郭照相,這位高新張銅前副董事長、總經理,直到今年5月辭去上市公司職務之後,依然還在當江蘇張銅的黨委書記。 “雖然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但是長期以來,中國高新對高新張銅一直採取放羊的態度。”知情人介紹,“這和郭照相對於高新張銅的實際控制力有很大關係。” 高新張銅的董事會裏,除了獨立董事,還有六名董事,中國高新六佔其三,並掌握董事長的席位,但是監事會、公司高管,均以楊舍鎮班底為主,管具體事情的都是當地人。 去年董事會沒有改組之前,由於董事長俞蔚東兼職比較多,對高新張銅的關注比較少,所以實際上,真正掌權的就是副董事長郭照相,而郭照相這位副手還是公司法人,副職做法人,這在現下的上市公司並不多見,從此便可以窺見郭照相對上市公司的掌控力。當時上市公司的業績還不錯,因此中國高新也樂得放手。但是後來公司每況愈下,中國高新決定插手,把原本做董秘的李敬華給提了起來。 “李敬華的地位很尷尬,他只是個擺設而已,沒有什麼實權呀,實權還不是在郭照相手上。”高新張銅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事情出來以後,中國高新正着手處理這個事情,不過,到目前為止,中國高新到底做到了什麼程度還不好説。”這位內部人士如是説。
公司亂象叢生
與公司現金流緊張、員工下崗相伴隨的是上市公司亂象叢生。 “其實高新張銅的事情,去年12月份就暴露出來了,只是你們外人不知道而已。”一位消息靈通人士向記者介紹,“那個時候中國高新集團就已經派人到這裡來查了。” 去年12月,高新張銅董事會改選,當時中國高新派駐在高新張銅的董秘李敬華被迅速提為新一任的高新張銅董事長。也是這一時期,郭照相等公司高管高位減持部分上市公司股份。 今年2月底,公司發布業績快報,宣布公司2007年凈利潤為44199774.88元,該數字被上市公司精確到“分”。公布後5天內,郭照相等高管再次大舉高位減持上市公司股份。 一個月後,公司先是未能按時披露與業績快報差異極大的年報,更改了公司年報披露日期。 而後,公司在4月28日,即年報披露前一天,公布了一份驚人的業績修正預告,宣布公司巨虧。次日,即4月29日,公司披露了凈利潤巨虧近1.8億元的年報。業績快報與年報之間差異如此之大,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之中,實屬罕見。 值得一提的是,年報出爐後,高新張銅立刻計劃更換審計機構。據相關人士透露,這是中國高新方面的要求,要求高新張銅聘用和中國高新一樣的審計機構。一些外界評論將此舉視為是中國高新“亡羊補牢”之舉。 更荒唐的是,
上市公司在如此現金流吃緊、應收款項難以收回的情況下,居然還打算斥資購買江蘇張銅的虧損資産。此舉在董事會討論的時候就遭到反對,董事程國良對此投了反對票,原因是他感到現在並不是合適的收購時機。 與發生的這一切相對應的是,高新張銅的股價一路走低,凡是在業績快報公布時或在那之前買入高新張銅的投資者,均已至少“腰斬”。 這一切亂象都是事情的表面,在這背後大有文章。
郭照相究竟做了些什麼
郭照相顯然是高新張銅整個事件的核心,現在也已成了張家港街頭巷尾茶余飯後的談資,很多張家港人都知道:“高新張銅那個老總進去了。” 按照上市公司的説法,郭照相已經被張家港公安局依法立案並監視居住。而從記者調查的情況看來,恐怕郭照相家裏還有不少人也同樣被監控或受到問詢。據悉,郭照相在上市公司任職期間,不僅獨攬大權,而且可能還涉嫌利益輸送,而這似乎就是高新張銅出問題的關鍵。 郭照相雖然是上市公司的副董事長,但實際上,他是上市公司真正的核心。根據公司2007年年報,郭照相此前是上市公司的副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 郭照相的簡歷非常光鮮。他是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還獲得了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課程高級進修班學業證書和美國林肯大學EMBA學位,曾任張家港市絲絨廠廠長、書記;烏茲美達服飾公司董事長;裕港絲絨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楊舍鎮黨委副書記、楊舍鎮農工商總公司總經理;張銅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高新張銅副董事長、總經理。 正是這樣一個人,在上市公司中一頭獨大。“郭照相把上市公司弄的像家族企業一樣。”一位知情人透露。在高新張銅裏,郭汝平、郭汝忠兩兄弟在上市公司中分任兩條線負責人,郭汝平還是上市公司的高管。 更重要的是,郭照相的夫人陳菊英還開設了一家公司,向高新張銅提供原材料,高新張銅的採購多從陳菊英開設的這家公司來。不僅如此,據消息人士&&,郭照相的小舅子、兄弟均設有自己的公司,而且和高新張銅多有業務&&。 “上市公司的利益有可能就是這樣轉到了個人手裏了的。”一位知情人透露,“這其實也不算是什麼秘密了,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 有一位當地人知道記者在調查高新張銅事件之後,主動帶記者參觀了張家港當地一家裝修奢華的KTV,這家KTV大廳裏金燦燦的,還豎立着兩個大大的元寶。他指着這家金碧輝煌的KTV對記者説:“這就是陳菊英開的。” 一位業內分析人士對記者&&,最近兩年銅價上漲的很厲害,而高新張銅做的正是銅加工業務,銅價越漲,對公司越不利,去年以來,銅價上漲太多,這使得上市公司處境艱難,於是一些藏在暗處的事情藏不住了,浮出了水面。“銅價要是還保持低位,現在高新張銅會怎麼樣就很難説了。” 郭照相在今年5月辭去上市公司職務,當時他還繼續擔任江蘇張銅集團董事長,而之後不久,這位在當地叱吒風雲的人物被監控,這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説不定5月份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他有問題了,所以他才辭去上市公司高管的職務。這樣一來,理論上來説,對他的調查就與上市公司沒有直接關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