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10-17 《國際金融報》2007-10-17 第02版 根據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的數據,今年以來,國有産權與非國有産權在上 來源:《國際金融報》2007-10-17 第02版 |
|
|
根據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的數據,今年以來,國有産權與非國有産權在上海産權交易市場上的市場化交易顯得旗鼓相當、各有千秋。
據統計,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在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企業國有産權掛牌轉讓成交項目的舉牌率達133.46%,掛牌項目的成交率達96.5%,掛牌成交項目的平均增值率為17.45%。2007年1月至9月,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涉及央企國有産權的交易達655宗,涉及金額165.2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4.97%和49.03%。央企的轉讓項目同比增長44%,收購項目同比增長了87%。
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總裁蔡敏勇&&:“央企的産權、股權交易在上海的規模是最大的,上海産權交易市場,央企産權交易已經居於全國領先地位,也已成為央企主輔剝離的一個重要渠道。”
而在國有企業尤其是央企大量進場交易的同時,非國有産權在上海産權交易市場的交易比例也突破了半壁江山。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的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1月至9月,由於國資産權的公開掛牌進場交易,帶動了外資、民資的非國有産權進場交易,非國有産權轉讓宗數佔全部交易宗數的55.08%,成交金額同比提高了10%。
“這樣的發展趨勢,説明了市場對非國有産權進場交易的吸引力明顯增強,同時説明了上海産權交易市場對多元投融資主體的吸引力持續增強。上海産權市場已成為各類所有制企業産權結構優化調整的重要市場平台,各類企業在産權市場成功實現了投資主體多元化。”蔡敏勇強調。
|
|
|
| | |